2015年1月20日 星期二

[研討會報告CP01] 應用粒線體COI片段探討台灣的河殼菜蛤族群遺傳結構

[研討會名稱] 2009 年動物行為暨生態學術聯合年會

[發表型式] 口頭報告

[摘要]

應用粒線體COI片段探討台灣的河殼菜蛤族群遺傳結構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of Limnoperna fortunei (Dunker 1856) in Taiwan Based on Sequences of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

黃致維1,2、姜鈴3
1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2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軟體動物研究室
3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 助理教授

原生於亞洲大陸的淡水雙殼貝河殼菜蛤 Limnoperna fortunei (Dunker, 1856) 先後入侵至香港、台灣、日本、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巴西和玻利維亞。河殼菜蛤在台灣的確定族群,先後發現於台北縣新店溪直潭壩、南投縣日月潭和桃園縣石門水庫。為釐清台灣3個水系間河殼菜蛤的族群關係,本研究應用粒線體COI片段的501個核苷酸序列,分析台灣、日本和阿根廷6個水系共326隻個體,21個變異點區分出17種單基因型。台灣 (Hd = 0.233, π = 0.000275) 和阿根廷 (Hd = 0.378, π = 0.000253) 的河殼菜蛤族群之遺傳多樣性偏低,且mismatch analysis呈現單一高峰,顯示為單次引入,且有明顯奠基者效應 (founder effect);而日本的遺傳多樣性很高 (Hd = 0.895, π = 0.00097) 和2 ~ 3個高峰的mismatch distribution,推測是多次引入所造成。H1為3國共有單基因型,推測H1可能為原生地廣布的單基因型;三個國家各有其獨特的單基因型:台灣 (H2 ~ H4)、日本 (H5 ~ H15) 和阿根廷 (H16和H 17),顯示3國的河殼菜蛤均為不同來源。除了台灣和日本的河殼菜蛤族群有明顯分化的單基因型之外,大部分單基因型間僅相差一個鹼基變異,使NJ、MP、ML、Baysien analysis和MJ network的分析結果,無法釐清多數單基因型的親緣關係。河殼菜蛤在台灣發現的3水系—新店溪、大漢溪和日月潭水系的族群遺傳多樣性均低;3個水系族群之間,至少共有2種單基因型 (H1>80 %和H2),應為奠基者效應所造成。3水系間的平均遺傳距離 (0.259 % ~ 0.387 %) 和FST值 (0.032 ~ 0.0490),顯示台灣3水系族群關係相近,推測可能是單次引入至某一水系再被引入至另外2水系,而河殼菜蛤於台灣水系間的擴散,可能透過工程船或休閒船引入至另一水域。

關鍵字:河殼菜蛤 Limnoperna fortunei、族群遺傳結構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新店溪 Shindian River、石門水庫 Shihmen Reservoir、日月潭 Sun Moon Lake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