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7日 星期二

2010年動物行為、生態暨生物教育研討會--中國生物學會聯合年會

日期: 2010年1月20~21日 星期三~四
地點: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進德校區

一年一度的生態學界盛事又來了!!
主辦單位似乎忘了提供交通訊息!!
在此提供一些資訊, 好給大家準備準備.

交通訊息
1. 搭乘客運: 目前僅有東南客運(板橋-彰化), 國光客運和統聯客運(台北-彰化), 請至彰化師範大學站下車, 步行約5分鐘可抵達校門口.
2. 搭乘火車: 各級列車均停靠彰化火車站, 出站可轉搭計程車, 或出口左斜對面的肯得雞旁之公車站, 搭乘往台中方向客運, 至彰化師範大學下車, 步行約5分鐘可抵達校門口.
3. 搭乘高鐵: 高鐵台中站下車, 搭乘往彰化之公車, 或轉搭台鐵至彰化車站.
4. 自行開車: 走國道一號的朋友, 請至彰化交流道或王田(烏日)交流道下; 走國道三號的朋友, 請至快官交流道下. 當空氣中出現像超濃清潔劑的怪味, 就代表彰化師範大學快到了!! (因為有台化這個好鄰居).


論文徵稿主題
1.行為生態學(Behavioral Ecology)
2.族群與群聚生態學(Population and Community Ecology)
3.野生動物保育與經營管理(Wildlife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4.生物親緣地理與分類(Phylogeography and Systematics)
5.生理生態學(Physiological Ecology)
6.動植物交互關係(Ecological Relationships of Plants and Animals)
7.生物教育(Biological Education)
8.生物與環境教育(Biology and Environment Education)

重要日期
摘要投稿截止日期:2009/12/15
論文(口頭報告)審查結果通知:2009/12/25
網路報名截止日期:2010/01/05

詳情與線上報名, 請洽研討會網站


西太平洋海洋生物瀕危物種紅皮書評估研討會

日期: 2009年11月30日 星期一
地點: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國際會議廳

研討會緣起, 摘要如下:

漁業資源之持續匱乏及海洋生物多樣性的迅速消失是目前全球關注的焦點,如何有效地保育及復育漁業資源及維護海洋生物多樣性也是當前各國政府重要的課題。2002年第二次地球高峰會最先達成的共識,即是漁產保育。其方法不外乎是下列兩種主要方式:劃設海洋保護區之棲地保護,以及禁捕或限捕若干已近瀕危物種之物種保育。這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世界自然保育聯盟 IUCN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所屬的兩個委員會的主要使命,亦即「物種存續委員會 」(Species Survival Commission, SSC)及「世界保護區委員會 」(World Commission on Protected Areas, WCPA)。紅皮書(Red List)亦即瀕危物種名錄之評估及公布也是物種保育的重要步驟,亦即需綜合目前現存於地球上的各類生物的數量、分布、習性、生活史的資料,來將某類生物的所有物種做評估,給予已滅絕 (EX)、極危 (CR)、瀕危 (EN)、易危 (VU)、近危 (NT)、無危 (LC)或缺乏數據 (DD)等等級,再根據不同等級來做不同程度的立法及管理。包括目前「華盛頓公約」,或稱「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 (CITES)」(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 所通過列入保育類名錄Ⅰ~Ⅲ等級的物種,也都是經由IUCN-SSC不同專家群所做的建議。

IUCN乃於三年前與「生物多樣性科學中心 (CABS)」(Center for Applied Biodiversity Science),以及「保育國際組織 (CI)」(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共同成立了「全球海洋物種評估計劃 (Global Marine Species Assessment, GMSA)」,希望在2012年能評估出20,000種海洋物種之瀕危狀態。首先將優先進行海水魚類、海草、紅樹林、大型海藻及若干貝類、棘皮動物或甲殼類的類群。其評估方法是先由專家群共同建置其物種分布、族群狀態、棲地及生態、受脅原因、利用及保育方法之資料庫,再經由專群會議來訂定各物種瀕危之風險或等級。此一資料庫亦有利於海洋熱點或保護區區位之選擇及劃設工作。

GMSA目前已完成全球造礁珊瑚之物種評估,鯊及魟,以及石斑等類群,海草及紅樹林物種之評估正在進行中,預計於2009年完成。隆頭魚、鸚哥魚、石首魚、蝶魚、蓋刺魚及海蛇則將在2010年完成。鮑魚、雀鯛、鮪、旗魚等亦將啟動。而分不同地理區方式之評估亦同時進行。地中海、東太平洋、西太平洋、南太平洋、紅海、加勒比海等地理區將優先評估。此次IUCN擬在台灣舉辦之西太平洋區之瀕危物種評估,則將先針對鮪及旗魚;笛鯛、鯛及石鱸,以及龍蝦類等三個類群來做實質之評估工作。

此次研討會共有約20位左右,全球頂尖的海洋生物學者來台與會的機會,舉辦一整天的學術專題演講,介紹全球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育實際工作的進展,及目前IUCN所發展及推動評估海洋生物瀕危物種之新方法。相信會對國內海洋生物多樣性的研究、教育及保育工作,以及與國際接軌、國際學術交流、政府未來政策規劃、研究調查、漁業資源管理及永續利用等各方面均能有所助益。

詳情與報名資訊, 請見研討會網站



2009年11月9日 星期一

蝸牛的變形殼口是避敵的適應特徵


蝸牛的殼口形態在不同類群, 有相當大的差異. 有些物種的殼口比較圓滑, 有些呈現扭曲的形態. 有趣的是, 殼口的變異也隨著往低緯度而變異增大. 尤其是體型很小的蝸牛, 殼口形態多樣性很高, 推測是用以阻擋掠食者(節肢動物, 陸生渦蟲等)自殼口入侵而掠食之. 然而較大型的蝸牛也有多次獨立演化出扭曲的殼口, 究竟是什麼樣的因素驅動此特徵的演化, 仍有許多疑問之處.

日本京都大學的Masaki Hoso和Michio Hori博士, 以專食蝸牛的鈍頭蛇(Parea iwasakii)和3種栗蝸牛(Satuma屬)為例, 探討蝸牛(被掠食者)的變形殼口是否為適應天敵(掠食者)的功能. 位於西太平洋的沖繩島-石垣島-西表島-與那國島, 目前只有石垣島和西表島仍有鈍頭蛇存在, 棲息於該島上的Satuma caliginosa caliginosa成貝具有較狹窄扭曲的殼口. 作者另選擇兩種棲地無鈍頭蛇, 而蝸牛殼口圓滑的栗蝸牛作為對照組--棲息於沖繩島而體型相似於S. c. caliginosaS. mercatoria以及分布於與那國島而體型較小的S. c. picta.

Masaki Hoso和Michio Hori博士測量3種蝸牛的殼口形質, 並進行鈍頭蛇捕食的實驗, 結果發現具有扭曲殼口的S. c. caliginosa成貝, 逃脫被掠食的比例最高. 殼口較圓滑的S. c. caliginosa幼貝和其他2種蝸牛, 幾乎都被鈍頭蛇捕食. 研究的結果顯示蝸牛的扭曲殼口, 有助於躲避鈍頭蛇的掠食(觀賞蝸牛被捕食的影片). 作者認為扭曲的殼口可能需耗費較多的能量形成, 且不利於蝸牛的行動, 因此S. c. caliginosa幼貝仍為較圓滑的殼口; 與那國島的S. c. picta可能因為鈍頭蛇的滅絕, 而喪失扭曲的殼口(不需耗費較多能量產生此特徵).

完整內容請參考 Hoso M and Hori M. 2009. Divergent Shell Shape as an Antipredator Adaptation in Tropical Land Snails. American Naturalist 172(5): 726-732.



台灣也有同屬的鈍頭蛇(台灣鈍頭蛇Pareas formosensis)和蝸牛(淡水蝸牛Satuma bairdi), 但是也有其他蝸牛有扭曲的殼口, 比如說棲息於低海拔的橡實蝸牛(Coniglobus sphaeroconus)和中高海拔的高砂蝸牛(Takasagohadra multifasciata), 是否也是為了躲避掠食者而形成的適應特徵? 另外, 我也很好奇扭曲的殼口在天敵消失的情況下, 喪失此特徵需要多久時間? 如果這真的是比較耗費能量的特徵, 可能在相對較短的演化時間內就會恢復成圓滑的殼口.

2009年11月6日 星期五

第二屆亞洲生物國際研討會

日期: 2009年11月26~27日 星期四~五
地點: 國立海洋大學行政大樓之會議室

本研討會訊息轉載自 大大養成所

「亞洲生物國際研討會」在2007年由法國發起,在泰國曼谷成功舉辦第一屆,將於今(2009)年11月26至27日在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正式舉辦此第二屆國際會議,本會主要以研討會主軸和橫向發展主題串連與結合,由法國、臺灣和其他亞洲的生物學等相關科學家和機構共同行動報告,對全球注目的生物多樣性與生物資源領域的研究和創新構想進行討論,並確定未來法國與亞洲各國加強實質合作的可能途徑。同時關注良好做法上的知識產權,並且保護亞洲生物多樣性、物種資源,研討會中並將更深入討論有關生物多樣性、生態與保育和化學生態學(系統學、萃取、分析)、人與自然物質(物種保護,永續發展)和發展健康、營養、農藝和化妝品等可發展之產業的問題,並共同商討及解決環境生態的問題。

本屆「亞洲生物國際研討會」 在「法國在臺協會」與「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及「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的共同贊助與主辦下,所涵蓋的亞洲國家可能包括汶萊、緬甸、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寮國、馬來西亞、巴基斯坦、菲律賓、新加坡、中華民國(臺灣)、泰國及越南等國家。

本次研討會將包括臺灣、法國與亞洲各國重要科學家代表參加論文發表及座談,同時主辦單位亦規劃政府相關單位(農委會、國科會、科博館、特生中心等)及學術單位之「資料展示」與「壁報展示」(poster),以加強交流與討論。特在此誠摯地邀請產、官、學、研之先進踴躍參加。

會議網址: http://www.imb.ntou.edu.tw/2009bio-asia.htm

從訊號分析探討生態監測研討會

週四恰巧是期中考週, 有時間可以去參加!!

日期: 2009年11月12日 星期四
時間: 8:30 - 17:00
地點: 國立中正紀念堂 一樓一展廳演講廳

人類對於我們所居住的環境的瞭解,先從觀測開始。我們試圖去瞭解大自然生物之特性,諸如:物種的分布、生物性的多樣化、變遷、以及隨著環境變遷,很多生物習性之改變等許許多多的紀錄。您是否有龐大的資料不知如何分析與解讀其中的意義?時代不斷推進,運用傳統分析方法已有所不足。訊號分析法是發展中的新工具,幫助我們在新世代開展不同的視野,解讀隱藏的訊息。舉例來說,適合青蛙生長的環境也適合人類生存,青蛙種類與數量的監測,可作為環境變遷的重要指標。

本研討會主題:透過訊號的分析,可以展現頻率隨著時間變化的特性,幫助我們解讀更多訊號背後所隱藏的意義。提供國內外相近領域的學者與工程應用者一個交流平台,探究此一領域的新技術與挑戰。本分析技術應用於生態監測的範圍非常廣汎,包含蝙蝠,青蛙,鳥類,魚群, 鯨豚等,這些生物對於他們所身處的環境變化,我們可以透過這些訊號的解讀來窺探一二。

詳情請見研討會網站

2009年11月3日 星期二

蝸牛為何長毛??

許多不同類群的蝸牛,都會發現有相似的構造--殼毛(台灣的有毛蝸牛, 請參考此文章). 殼毛是從蝸牛外殼表面的殼皮所衍生的構造, 然而產生這樣的結構, 需要耗費較多的能量與特化的外殼分泌方式. 以演化的觀點來看, 生物要在演化史中長期維持耗能的結構, 這些結構勢必對該生物有好處, 能夠提高個體的適存度(fitness).

前人的觀察發現, 具有殼毛的蝸牛大多棲息在潮濕的微棲地(microhabitat), 例如落葉堆, 沼澤, 闊葉林等. 因此前人提出, 殼毛可能藉由降低水面張力, 而有助於蝸牛在潮濕環境中移動. 為了驗證此假說, Pfenninger等人以分布於歐洲的Trochulus屬蝸牛, 探討殼毛特徵的演化.

Trochulus屬的蝸牛大多有殼毛的結構, Pfenninger等人利用粒線體的COI和16S rRNA基因片段以及核DNA的ITS1, 建構該屬的親緣關係. 除了先前已認知的9個物種, 又發現9個隱藏的單系群(cryptic lineages)和1新種. 再依據DNA親緣關係樹, 建構殼毛特徵的演化, 顯示該屬的祖先蝸是有殼毛, 而演化過程中分別出現3次殼毛消失的事件. Pfenninger等人也分析殼毛特徵與微棲地潮濕的關係, 顯示有毛的蝸牛都棲息於潮濕環境; 無毛的蝸牛則出現於乾燥的環境.

而殼毛的結構, 真的有助於蝸牛在潮濕環境中移動嗎? Pfenninger等人做了一個很簡單的實驗. 他們把蝸牛殼黏上一條尼龍繩, 蝸牛殼水平置於潮濕或乾燥的葉子上, 繩子末端穿過滑輪而接著小盒子, 用來實驗多大的力量可以拉動蝸牛殼. 結果推翻了前人假說, 有毛的蝸牛在潮濕環境需要較大的力量才能移動. 作者認為這有助於避免蝸牛從植物上掉落至地面, 也提出進一步的假說: 蝸牛在潮濕的葉間覓食, 殼毛可加強蝸牛附著於潮濕葉面, 因此殼毛特徵有天擇上的優勢. 不過作者也提到, 除非能直接證明殼毛有助於蝸牛附著於植物, 否則無法排除其他可能的解釋!

完整內容請參考Pfenninger M, Hrabáková M, Steinke D, and Dèpraz A. 2005. Why do snails have hairs? A Bayesian inference of characterevolution. BMC Evolutionary Biology 5: 59.
(BMC系列的期刊均可公開免費下載!!)

或許殼毛也是一種避免掠食者捕食的特徵. 有些鳥類或嚙齒類會捕食蝸牛, 當掠食者咬下去的時候, 被刺得滿嘴毛, 或許蝸牛就能逃過一劫. 不過也是要有實驗的証明, 畢竟會捕食蝸牛的還有陸生渦蟲, 螢火蟲幼蟲, 線蟲等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