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7日 星期二

2010年動物行為、生態暨生物教育研討會--中國生物學會聯合年會

日期: 2010年1月20~21日 星期三~四
地點: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進德校區

一年一度的生態學界盛事又來了!!
主辦單位似乎忘了提供交通訊息!!
在此提供一些資訊, 好給大家準備準備.

交通訊息
1. 搭乘客運: 目前僅有東南客運(板橋-彰化), 國光客運和統聯客運(台北-彰化), 請至彰化師範大學站下車, 步行約5分鐘可抵達校門口.
2. 搭乘火車: 各級列車均停靠彰化火車站, 出站可轉搭計程車, 或出口左斜對面的肯得雞旁之公車站, 搭乘往台中方向客運, 至彰化師範大學下車, 步行約5分鐘可抵達校門口.
3. 搭乘高鐵: 高鐵台中站下車, 搭乘往彰化之公車, 或轉搭台鐵至彰化車站.
4. 自行開車: 走國道一號的朋友, 請至彰化交流道或王田(烏日)交流道下; 走國道三號的朋友, 請至快官交流道下. 當空氣中出現像超濃清潔劑的怪味, 就代表彰化師範大學快到了!! (因為有台化這個好鄰居).


論文徵稿主題
1.行為生態學(Behavioral Ecology)
2.族群與群聚生態學(Population and Community Ecology)
3.野生動物保育與經營管理(Wildlife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4.生物親緣地理與分類(Phylogeography and Systematics)
5.生理生態學(Physiological Ecology)
6.動植物交互關係(Ecological Relationships of Plants and Animals)
7.生物教育(Biological Education)
8.生物與環境教育(Biology and Environment Education)

重要日期
摘要投稿截止日期:2009/12/15
論文(口頭報告)審查結果通知:2009/12/25
網路報名截止日期:2010/01/05

詳情與線上報名, 請洽研討會網站


西太平洋海洋生物瀕危物種紅皮書評估研討會

日期: 2009年11月30日 星期一
地點: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國際會議廳

研討會緣起, 摘要如下:

漁業資源之持續匱乏及海洋生物多樣性的迅速消失是目前全球關注的焦點,如何有效地保育及復育漁業資源及維護海洋生物多樣性也是當前各國政府重要的課題。2002年第二次地球高峰會最先達成的共識,即是漁產保育。其方法不外乎是下列兩種主要方式:劃設海洋保護區之棲地保護,以及禁捕或限捕若干已近瀕危物種之物種保育。這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世界自然保育聯盟 IUCN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所屬的兩個委員會的主要使命,亦即「物種存續委員會 」(Species Survival Commission, SSC)及「世界保護區委員會 」(World Commission on Protected Areas, WCPA)。紅皮書(Red List)亦即瀕危物種名錄之評估及公布也是物種保育的重要步驟,亦即需綜合目前現存於地球上的各類生物的數量、分布、習性、生活史的資料,來將某類生物的所有物種做評估,給予已滅絕 (EX)、極危 (CR)、瀕危 (EN)、易危 (VU)、近危 (NT)、無危 (LC)或缺乏數據 (DD)等等級,再根據不同等級來做不同程度的立法及管理。包括目前「華盛頓公約」,或稱「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 (CITES)」(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 所通過列入保育類名錄Ⅰ~Ⅲ等級的物種,也都是經由IUCN-SSC不同專家群所做的建議。

IUCN乃於三年前與「生物多樣性科學中心 (CABS)」(Center for Applied Biodiversity Science),以及「保育國際組織 (CI)」(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共同成立了「全球海洋物種評估計劃 (Global Marine Species Assessment, GMSA)」,希望在2012年能評估出20,000種海洋物種之瀕危狀態。首先將優先進行海水魚類、海草、紅樹林、大型海藻及若干貝類、棘皮動物或甲殼類的類群。其評估方法是先由專家群共同建置其物種分布、族群狀態、棲地及生態、受脅原因、利用及保育方法之資料庫,再經由專群會議來訂定各物種瀕危之風險或等級。此一資料庫亦有利於海洋熱點或保護區區位之選擇及劃設工作。

GMSA目前已完成全球造礁珊瑚之物種評估,鯊及魟,以及石斑等類群,海草及紅樹林物種之評估正在進行中,預計於2009年完成。隆頭魚、鸚哥魚、石首魚、蝶魚、蓋刺魚及海蛇則將在2010年完成。鮑魚、雀鯛、鮪、旗魚等亦將啟動。而分不同地理區方式之評估亦同時進行。地中海、東太平洋、西太平洋、南太平洋、紅海、加勒比海等地理區將優先評估。此次IUCN擬在台灣舉辦之西太平洋區之瀕危物種評估,則將先針對鮪及旗魚;笛鯛、鯛及石鱸,以及龍蝦類等三個類群來做實質之評估工作。

此次研討會共有約20位左右,全球頂尖的海洋生物學者來台與會的機會,舉辦一整天的學術專題演講,介紹全球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育實際工作的進展,及目前IUCN所發展及推動評估海洋生物瀕危物種之新方法。相信會對國內海洋生物多樣性的研究、教育及保育工作,以及與國際接軌、國際學術交流、政府未來政策規劃、研究調查、漁業資源管理及永續利用等各方面均能有所助益。

詳情與報名資訊, 請見研討會網站



2009年11月9日 星期一

蝸牛的變形殼口是避敵的適應特徵


蝸牛的殼口形態在不同類群, 有相當大的差異. 有些物種的殼口比較圓滑, 有些呈現扭曲的形態. 有趣的是, 殼口的變異也隨著往低緯度而變異增大. 尤其是體型很小的蝸牛, 殼口形態多樣性很高, 推測是用以阻擋掠食者(節肢動物, 陸生渦蟲等)自殼口入侵而掠食之. 然而較大型的蝸牛也有多次獨立演化出扭曲的殼口, 究竟是什麼樣的因素驅動此特徵的演化, 仍有許多疑問之處.

日本京都大學的Masaki Hoso和Michio Hori博士, 以專食蝸牛的鈍頭蛇(Parea iwasakii)和3種栗蝸牛(Satuma屬)為例, 探討蝸牛(被掠食者)的變形殼口是否為適應天敵(掠食者)的功能. 位於西太平洋的沖繩島-石垣島-西表島-與那國島, 目前只有石垣島和西表島仍有鈍頭蛇存在, 棲息於該島上的Satuma caliginosa caliginosa成貝具有較狹窄扭曲的殼口. 作者另選擇兩種棲地無鈍頭蛇, 而蝸牛殼口圓滑的栗蝸牛作為對照組--棲息於沖繩島而體型相似於S. c. caliginosaS. mercatoria以及分布於與那國島而體型較小的S. c. picta.

Masaki Hoso和Michio Hori博士測量3種蝸牛的殼口形質, 並進行鈍頭蛇捕食的實驗, 結果發現具有扭曲殼口的S. c. caliginosa成貝, 逃脫被掠食的比例最高. 殼口較圓滑的S. c. caliginosa幼貝和其他2種蝸牛, 幾乎都被鈍頭蛇捕食. 研究的結果顯示蝸牛的扭曲殼口, 有助於躲避鈍頭蛇的掠食(觀賞蝸牛被捕食的影片). 作者認為扭曲的殼口可能需耗費較多的能量形成, 且不利於蝸牛的行動, 因此S. c. caliginosa幼貝仍為較圓滑的殼口; 與那國島的S. c. picta可能因為鈍頭蛇的滅絕, 而喪失扭曲的殼口(不需耗費較多能量產生此特徵).

完整內容請參考 Hoso M and Hori M. 2009. Divergent Shell Shape as an Antipredator Adaptation in Tropical Land Snails. American Naturalist 172(5): 726-732.



台灣也有同屬的鈍頭蛇(台灣鈍頭蛇Pareas formosensis)和蝸牛(淡水蝸牛Satuma bairdi), 但是也有其他蝸牛有扭曲的殼口, 比如說棲息於低海拔的橡實蝸牛(Coniglobus sphaeroconus)和中高海拔的高砂蝸牛(Takasagohadra multifasciata), 是否也是為了躲避掠食者而形成的適應特徵? 另外, 我也很好奇扭曲的殼口在天敵消失的情況下, 喪失此特徵需要多久時間? 如果這真的是比較耗費能量的特徵, 可能在相對較短的演化時間內就會恢復成圓滑的殼口.

2009年11月6日 星期五

第二屆亞洲生物國際研討會

日期: 2009年11月26~27日 星期四~五
地點: 國立海洋大學行政大樓之會議室

本研討會訊息轉載自 大大養成所

「亞洲生物國際研討會」在2007年由法國發起,在泰國曼谷成功舉辦第一屆,將於今(2009)年11月26至27日在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正式舉辦此第二屆國際會議,本會主要以研討會主軸和橫向發展主題串連與結合,由法國、臺灣和其他亞洲的生物學等相關科學家和機構共同行動報告,對全球注目的生物多樣性與生物資源領域的研究和創新構想進行討論,並確定未來法國與亞洲各國加強實質合作的可能途徑。同時關注良好做法上的知識產權,並且保護亞洲生物多樣性、物種資源,研討會中並將更深入討論有關生物多樣性、生態與保育和化學生態學(系統學、萃取、分析)、人與自然物質(物種保護,永續發展)和發展健康、營養、農藝和化妝品等可發展之產業的問題,並共同商討及解決環境生態的問題。

本屆「亞洲生物國際研討會」 在「法國在臺協會」與「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及「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的共同贊助與主辦下,所涵蓋的亞洲國家可能包括汶萊、緬甸、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寮國、馬來西亞、巴基斯坦、菲律賓、新加坡、中華民國(臺灣)、泰國及越南等國家。

本次研討會將包括臺灣、法國與亞洲各國重要科學家代表參加論文發表及座談,同時主辦單位亦規劃政府相關單位(農委會、國科會、科博館、特生中心等)及學術單位之「資料展示」與「壁報展示」(poster),以加強交流與討論。特在此誠摯地邀請產、官、學、研之先進踴躍參加。

會議網址: http://www.imb.ntou.edu.tw/2009bio-asia.htm

從訊號分析探討生態監測研討會

週四恰巧是期中考週, 有時間可以去參加!!

日期: 2009年11月12日 星期四
時間: 8:30 - 17:00
地點: 國立中正紀念堂 一樓一展廳演講廳

人類對於我們所居住的環境的瞭解,先從觀測開始。我們試圖去瞭解大自然生物之特性,諸如:物種的分布、生物性的多樣化、變遷、以及隨著環境變遷,很多生物習性之改變等許許多多的紀錄。您是否有龐大的資料不知如何分析與解讀其中的意義?時代不斷推進,運用傳統分析方法已有所不足。訊號分析法是發展中的新工具,幫助我們在新世代開展不同的視野,解讀隱藏的訊息。舉例來說,適合青蛙生長的環境也適合人類生存,青蛙種類與數量的監測,可作為環境變遷的重要指標。

本研討會主題:透過訊號的分析,可以展現頻率隨著時間變化的特性,幫助我們解讀更多訊號背後所隱藏的意義。提供國內外相近領域的學者與工程應用者一個交流平台,探究此一領域的新技術與挑戰。本分析技術應用於生態監測的範圍非常廣汎,包含蝙蝠,青蛙,鳥類,魚群, 鯨豚等,這些生物對於他們所身處的環境變化,我們可以透過這些訊號的解讀來窺探一二。

詳情請見研討會網站

2009年11月3日 星期二

蝸牛為何長毛??

許多不同類群的蝸牛,都會發現有相似的構造--殼毛(台灣的有毛蝸牛, 請參考此文章). 殼毛是從蝸牛外殼表面的殼皮所衍生的構造, 然而產生這樣的結構, 需要耗費較多的能量與特化的外殼分泌方式. 以演化的觀點來看, 生物要在演化史中長期維持耗能的結構, 這些結構勢必對該生物有好處, 能夠提高個體的適存度(fitness).

前人的觀察發現, 具有殼毛的蝸牛大多棲息在潮濕的微棲地(microhabitat), 例如落葉堆, 沼澤, 闊葉林等. 因此前人提出, 殼毛可能藉由降低水面張力, 而有助於蝸牛在潮濕環境中移動. 為了驗證此假說, Pfenninger等人以分布於歐洲的Trochulus屬蝸牛, 探討殼毛特徵的演化.

Trochulus屬的蝸牛大多有殼毛的結構, Pfenninger等人利用粒線體的COI和16S rRNA基因片段以及核DNA的ITS1, 建構該屬的親緣關係. 除了先前已認知的9個物種, 又發現9個隱藏的單系群(cryptic lineages)和1新種. 再依據DNA親緣關係樹, 建構殼毛特徵的演化, 顯示該屬的祖先蝸是有殼毛, 而演化過程中分別出現3次殼毛消失的事件. Pfenninger等人也分析殼毛特徵與微棲地潮濕的關係, 顯示有毛的蝸牛都棲息於潮濕環境; 無毛的蝸牛則出現於乾燥的環境.

而殼毛的結構, 真的有助於蝸牛在潮濕環境中移動嗎? Pfenninger等人做了一個很簡單的實驗. 他們把蝸牛殼黏上一條尼龍繩, 蝸牛殼水平置於潮濕或乾燥的葉子上, 繩子末端穿過滑輪而接著小盒子, 用來實驗多大的力量可以拉動蝸牛殼. 結果推翻了前人假說, 有毛的蝸牛在潮濕環境需要較大的力量才能移動. 作者認為這有助於避免蝸牛從植物上掉落至地面, 也提出進一步的假說: 蝸牛在潮濕的葉間覓食, 殼毛可加強蝸牛附著於潮濕葉面, 因此殼毛特徵有天擇上的優勢. 不過作者也提到, 除非能直接證明殼毛有助於蝸牛附著於植物, 否則無法排除其他可能的解釋!

完整內容請參考Pfenninger M, Hrabáková M, Steinke D, and Dèpraz A. 2005. Why do snails have hairs? A Bayesian inference of characterevolution. BMC Evolutionary Biology 5: 59.
(BMC系列的期刊均可公開免費下載!!)

或許殼毛也是一種避免掠食者捕食的特徵. 有些鳥類或嚙齒類會捕食蝸牛, 當掠食者咬下去的時候, 被刺得滿嘴毛, 或許蝸牛就能逃過一劫. 不過也是要有實驗的証明, 畢竟會捕食蝸牛的還有陸生渦蟲, 螢火蟲幼蟲, 線蟲等生物!

2009年10月27日 星期二

蝸牛是有這麼好吃嗎??

同樣都是外來種的蝸牛, 一個市場熱銷, 一個被誤以為熱銷而被遺棄
台灣常被抓來吃的就是被遺棄的非洲大蝸牛, 希望大家快把牠吃光!!
另外, 非洲大蝸牛沒有毒, 而是有寄生蟲!! 只要確定煮熟就可以吃了! (不過就是蛋白質~)

請看以下報導


本文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4/5171080.shtml

保加利亞靠蝸牛 對抗經濟衰退
【經濟日報╱編譯游宜樺/綜合外電】2009.10.02

保加利亞是歐盟27國中最貧窮的國家,農業生產衰退近20年,但近年來拜法國與義大利饕客之賜,蝸牛養殖業欣欣向榮,許多農家紛紛轉行養蝸牛,這種軟體小動物儼然成為保加利亞民眾對抗經濟衰退的利器。

9月雖是蝸牛的盛產季,但在法國餐廳蝸牛卻供不應求。保加利亞國內吃得起蝸牛大餐的人並不多,蝸農們卻抓住機會,成為這種法國美食食材的主要出口國。

保加利亞今年預計出口800至900公噸的蝸牛以及相關產品,是去年的六倍多,其中大多數用來滿足法國饕客的味蕾。

科斯托夫在保加利亞北部養殖超過100萬隻幼蝸牛寶寶,他說:「這個市場非常龐大,我們今年的訂單很多,多到無法全數接下,因為我們的孵卵器不夠大。」45歲的科斯托夫專門養殖幼蝸牛,再轉賣給其他蝸農。

他計劃保留6萬隻地中海Helix aspersa品種蝸牛(三種可食用蝸牛之一)以進行繁殖,這些蝸牛每隻可以下150顆蛋。其他重約10公噸的47萬隻蝸牛,將全數出口。

據全國蝸牛養殖協會表示,保國目前已有50座蝸牛養殖場,但因市場需求強勁,明年預計新增300家。協會顧問莫洛娃表示:「今年我們的訂單來自法國、德國、奧地利以及荷蘭。」

保加利亞今年的幼蝸牛外銷訂單可望達到10億隻,其中包括來自日本的肥蝸牛,以及中東杜拜的橘紅蝸牛訂單。莫洛娃說:「我們的客戶很多,但此刻我們無法完全滿足所有的訂單需求。」

保加利亞2007年加入歐盟後取得32億歐元(47億美元)經援資金,成為該國蝸牛養殖業者創業資金的主要來源。


法國人從羅馬帝國時代養成的食用蝸牛習慣,可說是歷久不衰。法國食品加工業協會秘書長卡米耶表示:「蝸牛供給是個非常傳統且穩定的市場,這個市場不會有啥大波動。」即便是全球經濟危機,法國人也沒有改變對蝸牛的喜愛與消費習慣。

一罐附湯汁的400公克蝸牛售價約50歐元;高品質美食級的蝸牛罐頭,售價從55至235歐元不等。至於保加利亞蝸農蓄養的活蝸牛,每公斤售價只要2.5至4歐元。保加利亞蝸農通常將蝸牛出口至希臘,然後由當地的加工廠製成罐頭。

蝸牛兩大消費國法國與義大利,每年平均要吃下2.5萬至3.6萬公噸的蝸牛;由於西歐養殖的高價Helix pomatia品種蝸牛數目愈來愈少,業界主要仰賴來自東歐的進口蝸牛。

2006年歐盟頒布法令,將通稱為勃根地(Burgundy)品種的蝸牛列入保護動物名單,並對這些野生品種蝸牛的採收設限。波蘭與匈牙利過去一直是野生蝸牛採收的主要國家,但是兩國2004年加入歐盟經濟起飛後,農夫紛紛捨棄辛苦的採收工作,導致法國去年一度大缺貨。

農業生產占國內生產毛額(GDP)5%至6%的保加利亞,隨即抓住這個難得機會,順利填補波蘭與匈牙利留下的空隙。過去養豬、養牛、養雞鴨的農人,紛紛轉行改養蝸牛。

科斯托夫說:「兩年前大家聽說我在養蝸牛時不斷取笑我們,去年則是瘋狂投入此一行業,現在我常接到詢問養蝸牛的電話。」


科斯托夫透露,平常一個人就能照料三至五座0.1公頃的蝸牛農場,最重要的工作是確定蝸牛每天傍晚進食時,環境溼度要夠高。採收期由於人手需求較高,婦女兒童通常也會到養殖場幫忙,從早忙到晚。

科斯托夫計劃明年春天將蝸牛產量提升一倍,養殖面積也將由目前的0.4公頃擴大至1.5公頃,約等於兩座足球場。

除了傳統蝸牛,保加利亞近來也利用胡蘿蔔、紅花草與特殊飼料,成功培育出紅蝸牛,特別受到法國與杜拜饕客青睞,每公斤賣價高達80歐元。

1921年開業迄今的法國食品加工廠Romanzini公司,從1991年開始採用保加利亞蝸牛,平均每年進口50公噸,創辦人羅曼齊尼說:「保加利亞的的蝸牛,品質跟法國蝸牛一樣棒。」
-------------------------------------------------------------

本文轉載自自由電子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oct/27/today-south15.htm

《野地裡的美味》部落婦女撿蝸牛 料理佳餚上桌 2009.10.27

〔記者陳賢義/台東報導〕莫拉克颱風造成大武富山部落地理驟變,就連原本野生動、植物生態豐富的後山,也處處可見坍落巨石及土石流沖刷殘痕,嚴重影響當地靠山吃山的排灣族人傳統狩獵生活,部落婦女為避免生活陷入困境,雨後常會結伴前往撿拾蝸牛,再一起合作沖洗、去殼及分食。

部落婦女邵珠妹表示,撿拾蝸牛也是有學問的,除了要看天氣外,還得精挑地點,必須等到雨後、或雨勢變小時,沿著山壁、果園、林區尋找,然後避開有噴灑農藥雜草叢區、農地,就可能滿載而歸。

邵珠妹說,蝸牛撿回後不能立即食用,需放置3至5天,並餵食地瓜葉等葉菜,幫助它吐出有毒及不潔黏液,待一切程序完成時,再依個人習慣選擇以敲打、或入鍋沸煮等方式去殼取出蝸牛肉;至於料理方面,就由個人手藝與偏好決定烹飪方法。


2009年9月29日 星期二

掠食者也要躲避被掠食--掠食性螺類的發育早期的殼色可塑性


智利科學家Manríquez等人研究證實, 一種棲息於潮間帶的掠食性貝類--似鮑羅螺 (Concholepas concholepas), 幼貝的殼色可塑性是一種適應的特徵. 研究結果發表於9月22日的PNAS期刊.

棲息於海洋的軟體動物, 大多具有浮游幼生時期, 當牠們遇到合適的棲地便會沉降 (settle down). 似鮑羅螺是岩岸潮間帶的掠食性螺類, 也是生態系中的基石物種 (keystone species), 以藤壺或貽貝為食. 野外的觀察發現, 絕大多數的似鮑羅螺的殼色和其棲地最豐富的食物顏色相近 (以下簡稱背景色), 也就是說藤壺較多的地方可以發現偏白色的螺, 而貽貝較多的區域則是偏深色的螺. Manríquez等人的分析顯示, 似鮑羅螺的殼色和當地背景色 (藤壺--淺色; 貽貝--深色) 有正相關.

室內養殖實驗, 也證實幼貝長出的殼色會和其棲地的背景色一致. 如果將養於藤壺棲地的似鮑羅螺 (殼色為淺色) 轉移到貽貝棲地, 而後來長出的殼色也就會偏深色. 然而, 殼色可塑性是否有助於
似鮑羅螺的存活? 似鮑羅螺的掠食者--Acanthocyclus hassleri (一種螃蟹) 加入後, 似於背景色的似鮑羅螺存活率 (71%) 高於不像背景色的似鮑羅螺 (存活率僅4%). Manríquez等人認為似鮑羅螺演化出的殼色可塑性, 殼色決定於幼貝沉降的微棲地 (藤壺為優勢--殼色偏淺; 貽貝優勢--殼色偏深), 而當以視覺為主的掠食者存在時, 殼色就會影響似鮑羅螺的存活率.


這篇paper讓我想到前兩個月的澎湖採集, 有些海貝的殼色與斑紋變異大, 不能做為鑑定的依據. 而殼色變異的背後, 或許隱藏著影響該物種適存度 (fitness) 的演化結果. 這篇研究也再次提醒, 仔細的觀察與豐富的野外經驗, 能夠激發出解決科學問題的想法, 也是能發表在大家覺得很厲害的期刊!


2009年9月11日 星期五

感想--凡來自土地的 請回敬土地

第一次看到陳玉峰老師的文章, 是在高中的時候, 我對他留下偏激但很有生態觀點的印象. 我認為學生態的人, 都是熱愛土地, 熱愛台灣! 因此在出野外調查或旅遊的過程中, 能比一般人注意到更多的環境狀況, 例如"滿溪遍野"的攔砂壩以及深不可及的溪流 (因為堤防或護岸做得又高又陡).

莫拉克颱風所降下的暴雨, 造成中南部的嚴重災情, 我想不僅是天災, 絕對有人禍! 包括與河爭地, 加蓋堤防限縮河川行水區, 濫建道路 (可能削去順向坡的基部, 增加未來山崩的危機) 等等... 顯然在地形複雜與雨量不穩定的台灣, 是非常需要環境至上的整體國土規劃策略.

常在野外會看到許多荒謬的工程, 例如無人的野溪竟然也加蓋許多攔砂壩和護岸工程. 國中的地理就學過河川有向源, 側向和向下侵蝕的能力, 而侵蝕崩落的石礫砂石也會逐漸被帶往下游. 當上游蓋了一堆攔砂壩, 就阻撓了自然的侵蝕, 河川輸送至下游的砂石減少, 海岸退縮也就理所當然. 不只對地形產生影響, 攔砂壩也阻擋許多原本能溯溪而上的生物 (應該很少生物能爬上高過一層樓的攔砂壩!!). 最精采的來了, 當攔砂壩再也無力負擔更多的砂石, 所有蓄積的石礫都將一次向下游輸送, 如同已崩毀榮華攔砂大壩. 如果這發生在陡峭的溪流, 結果會是?

陳玉峰老師有幾項觀點我也非常認同, 例如"台灣人永遠在自掘墳墓", "林相變更的幌子"等等... 如果不尊重自然, 師法自然, 我想人類應會有走向自我滅亡的一天.

分享一篇文章 陳玉峰 :凡來自土地的 請回敬土地 (觀看全文請點連結)

以下自環境資訊中心轉載部分內容


我很希望南部人這種想法不要出現,認為政府沒有心要救南部人。日本時代,日本人把台灣農業變日本工業,國民黨把台灣當反攻大陸的跳板。把台灣的木材砍完也換不了多少利益。
小林村為何滅村,我認為跟越域引水沒什麼關係,而是60到70年代把台灣的櫸木都砍光了。一棵神木在那活了800年,代表台灣至少經過50個921、加上數百個颱風,那棵樹安然無恙。
神木村最近幾年花幾億,只為了維持那個村要在那裏,那裏每年總生產值不到1000萬,為何這些不要直接受惠給災民?因為如果這樣沒人可以抽啊,沒工程可做。你看國民黨的貪官愈做愈大。我跟你講,要貪多少沒關係,最好是你要的錢我全都給你,但只要你不要再做事就好。
--------------------

80年以後森林砍伐、上山下海河川截灣取直、堤防...什麼事都做盡了。台灣人民是在向土地公借高利貸,最近土地公請了暴力討債集團來討債,政府故意讓災難擴大,好讓工程永續發展。
堤防之外,現又出現大恐龍,就是攔砂壩,平常下小雨沒關係,大雨來就沖垮。然後再蓋更大的攔沙壩,好讓工程再永續,「愈做愈死」。茶園、檳榔、有機農業,我們揭發後整個阿里山全部合法化。災民可憐?災民真是丟盡台灣人的臉。

--------------------
為什麼不解決真正的問題
有一個動物園的故事,管理員把袋鼠圍牆一直加高,但袋鼠還是一直跑出去。有一天袋鼠跟長頸鹿聊天,長頸鹿問:「你的圍牆還會不會再加高?」袋鼠說,「看起來會再加高,如果他們老是不關門的話。」為什麼都不解決真正的問題?你還認為我們的政治可以解決問題嗎?那人民要怎麼辦?
21世紀天候的變化因子是20世紀的60倍,以後台灣人只要颱風警報來就要撤走,撤出的地方不見得就安全。遷村決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你有心的做法是這樣嗎?過去多少台灣人的風範,如今已蕩然無存。

--------------------
土地公比人會種樹
如今能救台灣的只有原始森林,台灣為什麼就要水泥化。我研究台灣30年,到921大震時才知道,台灣有一個天然的穩定角,有地震時樹會找新的空隙,一周就會長新的根。樹不到30、40年主幹就會死掉,但他已發展出另一種策略,一棵樹變千手觀音,一棵櫸木可長出118根幹,變台灣的「抱壁虎」。
有了樹木台灣就會愈來愈穩定,這是第二個安息角,是生物性的安息角。台灣溪谷很陡,紅檜已發展出因應台灣經常山崩的特性,植物是如何跟土地談戀愛,像地枝主護住基本盤。台灣過去的伐木,把這個保護罩拿掉了。
林相改良、林相變更,把台灣野生的都除掉,種上整齊畫一的外來種。台灣七成原始森林被摧毀,造林是造孽,放生是放死。天災時大家都怪氣象預報不準,但台灣氣象預測不錯了,從一天改成每幾小時預測一次,預測時間愈來愈短,那還叫預測嗎?台灣年總雨量沒變,但莫拉克颱風三天把一年的雨量下光了。

--------------------
政府應該做什麼
一、台灣需要國土總規劃,一個不管誰當政的「永世國土政策」。一個最大公約數的國土政策,任何人執政都要永遠奉行。
二、執行第三次土地改革計畫:河川地要總檢討、重新規劃,台糖土地要重新規劃。九二一時我曾說,住宅與農業不能放在同一個山坡地。台灣公路的排水路都做得不對,「最大的力量是柔弱的力量,是流水。」阿里山鐵路要不要恢復?不是要不要,你為何不去看台灣人是如何自掘墳墓。
三、救急救災四要點:交通、機具、人員、醫療。安頓災民:全台灣山地要全部重新規劃,是生產區就不可以住人。小林村要遷到五里埔對嗎?那是一個獨立山頭,沒水。現安頓好了這一次的災民,未來下一波你要安頓到那裏?
四、林務局的承租地要全買回來:台灣的颱風真厲害,很會選樹木,漂流木都是高貴的林木,那麼整齊,五到七公尺,還會電鋸,每一棵樹都有編號。政府只會說沒有山老鼠,那是誰在盜筏?政府總在第一時間就說「沒有發生什麼事,全都沒有」。騙肖子,死無對證,從來不肯真正想要負責。

--------------------
我如何預測災難
一、從樹齡來預測:如果一個地區的樹齡不超過50年,那表示這個地區每50年一定有重大災變。一棵樹在那裏5000年,代表的意義是它經過多少年的災難才存活下來。
二、由歷史災難紀錄來預測:阿里山是斷層經過的地方,山崩下來撞到溪谷,為什麼你要住在那上頭?因為你喜歡搭雲霄飛車。
三、礦石比對以及經驗與直覺來預測:火車經過相當拔牙,我曾預測阿里山神木會倒,後來真的倒了,我很慶幸還好當時跟我辯的都還沒死。
四、從學理跟現地調查來預測:海平面會升高是因為溫度上升,水的體積變大。我認為上升零點五度就很可怕了。
五、地植被以及訪問當地耆老:在地生長的老人,看天就知道何時會有大災難。


陳玉峰 :凡來自土地的 請回敬土地 (觀看全文請點連結)

2009年8月15日 星期六

靜宜大學第三屆2009年環境論文研討會

由靜宜大學生態學系等單位主辦的"靜宜大學第三屆 2009年環境論文研討會", 將於9月26~27日在靜宜大學生態館舉行. 研討會第一天的主題為台灣森林動態樣區, 包括低海拔至高海拔, 自然林與人工林的生態研究; 第二天則分為自然科學、環境實務、環境倫理三個主題同時進行. 報名截止日為9月11日.

相關資訊如下:

一、研討會主旨: 為提倡生態學、生態哲學、生態保育學及環境運動史、環境運動策略等方面的學理研究風氣,並促進對生態保育及環境保護的重視。
二、會議主題: 動態樣區、動物生態、國土規劃、環境倫理
三、會議時間及地點: 98年9月26~27日 (星期六、日) 靜宜大學生態館(方濟樓)惠三廳

詳細議程與報名方式, 請至研討會網頁瀏覽

[推薦書] 發現鴨嘴獸

書名: 發現鴨嘴獸

出版社: 貓頭鷹

出版日期: 2003年11月

草履蟲推薦理由:

嗯...光是書籍的內容簡介部份就把大部分的內容給說完了, 不過精采的故事仍然要看了書才會知道! 雖然書中沒有太多的科學知識, 但科學的歷史也同樣引人入勝. 小小一隻鴨嘴獸, 風靡了全世界, 在書中看到牠在科學史上所引起的風波, 科學家在檯面下的暗中較勁, 其實也是蠻有趣的. 想多閱讀些科學史, 這本書是個不錯的選擇!



[推薦書] 當三葉蟲統治世界

書名: 當三葉蟲統治世界

出版社: 貓頭鷹

出版日期: 2004年4月

草履蟲推薦理由:

三葉蟲, 地球科學或生物課本中, 古生代的代表性生物. 以前對三葉蟲的認知, 僅止於地質年代表上的小圖示, 以及考試卷的選擇題, 隨後就與三葉蟲分道揚鑣, 再也沒有機會與牠"碰面". [當三葉蟲統治世界] 讓我對牠徹底改觀, 並開啟了我的新視界! 書中提及許多目前已知的三葉蟲相關知識, 原來透過化石的研究, 可以獲得這麼多豐富的資訊. 三葉蟲的物種多樣性很高, 有各式各樣意想不到的的型態, 體型有大有小. 化石還記錄下牠們蜷曲如鼠婦的樣子. 書裡的精采照片, 彷彿是帶領讀者逛了一個小型博物館. 這本書真的非常精采! 除了對三葉蟲有進一步的認知, 也能知道各種的化石研究方法, 非常推薦閱讀!



2009年8月11日 星期二

[推薦書] 盲眼鐘錶匠

書名: 盲眼鐘錶匠

出版社: 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 2002年6月28日

草履蟲推薦理由:

本書作者--道金斯為全球知名的生物學家, 他以淺顯易懂的筆調以及許多比喻與實例, 讓讀者對達爾文的演化論有一概觀的了解. 其實達爾文所提出的演化論, 只是目前科學界的主流學說. 關於演化的學說還有各家的版本, 比如高中曾經學過的拉馬克演化論, 還有我們很少接觸的基督教觀點.

[盲眼鐘錶匠] 分別以數個達爾文演化論的重要概念, 一步步帶領讀者了解演化論的奧義. 最後一章, 特別說明其他演化學說的缺陷, 以及其攻擊達爾文演化論的謬誤觀點. 這對於接收教科書的主流學說, 可以提供更多不同的訊息.

讀完此書才發現, 原來我們所學的僅只皮毛. 當然, 書中的觀點並不一定都正確, 而是目前能夠合理解釋的說法. 科學不就是這樣!! 你要對一個現象提出比較完整的解釋, 進而讓大家都接受, 成為主流學說.


2009年8月10日 星期一

[推薦書] 少年小樹之歌

書名: 少年小樹之歌
出版社: 小知堂
出版日期: 2002年6月26日

草履蟲推薦理由:
[少年小樹之歌] 描述一位印地安小男孩, 在美國東部的山區和他爺爺奶奶的生活. 本書是一部自傳式的小說, 但是小樹這個人卻是作者虛擬出來的. 書中充滿了原住民對大自然的景仰與互動, 以及他們的生活態度, 並透過小樹的觀點, 來享受大自然的一切. 字裡行間不只帶有孩童的純真氣息, 還有, 你彷彿可以真實的感覺到你和自然的互動.

小樹和他爺爺在山頂感受日出前天空色彩的轉變, 萬物從黑暗中甦醒, 大地活了起來! 不禁讓我想起一次在菁桐的經驗, 天未亮, 我就被客廳的喧鬧聲搖醒, 睡意似乎消散了. 我坐在日式木造建築裡, 隔著紗窗仰望枝葉遮蔽的天空, 伴隨鳥鳴喧鬧, 看著天空慢慢的亮了起來, 就有那種大地活了起來的感動.

舊部落格文轉移至此

大學時期有一陣子曾經很認真的寫部落格, 或許是因為當時比較"悠閒", 累積了不少心得與新知資訊. 後來因為忙碌或懶散, 漸漸的少發表文章. 我發現有寫文章的那段時間, 記憶會比較深刻, 可能是資訊經過組織與重整, 有存放到大腦檔案櫃裡. 不過也有可能是碩班期間, phenol和choloroform聞太多(抽DNA用的藥品)導致健忘與兩光的症狀出現.

現在回過頭來看以前寫的文章, 有部份還蠻值得保留, 那代表我曾有過的想法ˋ曾走過的足跡. 所以近期內, 我會把舊部落格文再逐漸編修, 並轉移至此.

另外, 我想以後發文還是改成以段落形式撰寫, 好讓我練練"作文", practice makes perfect!

[推薦書] 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

書名: 大自然的獵人--博物學家威爾森

出版社: 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 1997年5月30日

草履蟲推薦理由:

[大自然的獵人] 是著名的螞蟻學家與社會生物學家--E. O. Wilson的自傳, 本書著重在講述使他成為自然博物學家的經驗. 尤其是本書後半部, 敘說他展開研究生涯的一段精采故事. 從海邊小島的動物移除與拓殖實驗, 推論出島嶼物種平衡理論的有趣實驗; 分子生物學開始興起時, 與傳統生物學觀點的完全顛覆; 還有後來致力於社會生物學的研究, 被激動台下民眾潑了一杯冷水.

E. O. Wilson近年也積極倡導生物多樣性, 最終希望為每一個物種建立豐富的資訊 (就是進行中的生命大百科 Encyclopedia of Life). [大自然的獵人] 帶來的不只是Wilson的生命旅程, 更呈現了一段生物學的歷史, 一段科學背後的故事.



2009年8月4日 星期二

豔紅鹿子百合 平溪推廣復育

以前就聽說過"復育"艷紅鹿子百合的事情
為何要說是"復育"?
因為新聞媒體所說的"復育", 絕大多數都是"繁殖以增加數量"
如果沒有考慮到原生族群的遺傳多樣性或棲地保育
即使"復育"再多, 也都是假象而已!

以下新聞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豔紅鹿子百合 平溪推廣復育
【聯合報╱記者黃福其/板橋報導】2009.08.04

台北縣政府與農委會台中種苗改良繁殖場合作,成功復育嚴重瀕臨滅絕的台灣原生種「豔紅鹿子百合」,預計在平溪鄉種植1萬2000株,要讓平溪除了天燈之外,也成為豔紅鹿子百合的故鄉。

農業局長蔡光榮表示,豔紅鹿子百合原生於北縣萬里、平溪、石碇皇帝殿、三峽五寮尖及桃園縣大溪等北部山區,由於白色花瓣上有點點嫣紅,捲曲的花瓣似小鈴鐺,風姿迷入,深具觀賞價值而有「最美麗的東亞百合」之稱。

但多年前因被人盜採濫挖賣到日本等地,造成豔紅鹿子百合原生種數量急遽萎縮,遭農委會及「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育聯盟(IUCN)」列為嚴重瀕臨絕滅植物。

農業局景觀處副處長陳淵泉說,3年前到平溪調查時,在岩壁發現40餘株原生種,當時縣長周錫瑋指示要在平溪復育豔紅鹿子百合,因此在小格頭苗圃培植復育,卻因氣候潮溼、感染黴菌而失敗。

縣府96年請教專家學者後改變自行復育計畫,改與設備更先進的農委會台中種苗場合作,成功復育6000株,移植平溪鐵路旁、野外及公所後山,但鐵路旁有不少花株死亡,野外的花株更遭不知情者當成野草割除,幸好公所後山及平溪國小的3000株受妥善照顧,公所、農會也推廣復育,並將豔紅鹿子百合選為鄉花,才保住初步復育成果。

陳淵泉說,縣府三峽種苗場近年也成功培育1000株左右,加上台中種苗場的萬餘株,最近會陸續移植到平溪鄉,讓豔紅鹿子百合在原生地重新盛開,成為平溪另一特色,今天要到平溪國小種植1000株,邀各界人士共襄盛舉。

2009年7月25日 星期六

又見寂寞喬治(Longsome George)

2006年,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期刊出現了一篇書評
介紹新書[Lonesome George: The Life and Loves of a Conservation Icon]
這是我第一次認識"喬治"

"喬治"是一隻來自加拉巴哥群島北方Pinta島的象龜
1971年, 科學家驚覺該亞種的象龜只剩下"喬治"
於是把"喬治"護送到達爾文研究站 (Charles Darwin Research Station) 善加照顧
[寂寞喬治] 一書闡述這段故事以及物種保育的議題

今天, 又再度看到"喬治"的新聞 (原文轉載於文後)
人類總是為自己犯下的錯誤找尋彌補的方式
讓"喬治"與其他亞種雜交而留下後代
究竟是好或不好? 有待進一步的討論
我倒是覺得把罪魁禍首的物種先滅掉一半數量
或許是對其他物種最有利的方式!

另外, 我忘記在哪本書上看到 (以下新聞也有提到)
小獵犬號航行時, 船員的食物有一部份就是象龜!
把牠們四腳朝天擺放在船艙中
要吃的時候再來處理
還真是方便的"行動罐頭"


如果有學術網路, 可至此下載書評
Gerlach J. 2006. Conservation, economics and celibacy: a tortoise-eye view.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21(11): 604-605.
PS. 此書評的作者也做陸貝 (連結), 太巧了!


龜縮36年 「孤單喬治」可望當爹

中時電子報╱潘勛/綜合報導 2009-07-25
全球知名的加拉帕哥斯象龜「孤單喬治」(Lonesome George)與兩隻基因相近、其他亞種母象龜經歷十五年調情後,日前其中一隻母龜生下五顆蛋,「孤單喬治」可能終於能當上老爸,不再孤單。

「加拉帕哥斯保育信託」執行長達騰表示,在「孤單喬治」的巢穴裡找到那五顆蛋以後,目前已移送「加拉帕哥斯國家公園」孵育中心;而厄瓜多官員正在祈禱,希望不要像去年那樣,母龜生下的是無法孵化的「空包蛋」。

咸信「孤單喬治」是南美洲厄瓜多共和國加拉帕哥斯象龜亞種「Geochelone abingdoni」中,碩果僅存的一隻,年齡在九十至一百歲之間,已屬「人瑞」之級。十五年來,科學家一直在哄誘牠與相近品種的母象龜交配,可是,儘管「孤單喬治」正處於公象龜的性慾高峰期,卻一直「性趣」缺缺。

許多母龜一直想跟牠燕好,碰碰愛的火花。去年,在圈養區緊守童貞卅六年的「孤單喬治」終於屈服在母龜的魅力之下,與其交配,令科學家十分驚喜,可惜生下的蛋無法孵化。

「孤單喬治」重九十公斤,係加拉帕哥斯群島北方「品他島」的原生物種。一九六○年代,世人發現品他島的象龜族群已減少到瀕臨絕種。而當局在一九七二年發現喬治後,立即把牠轉送加拉帕哥斯群島「克魯茲島」的「達爾文研究站」。長年以來,牠在「金氏世界紀錄」中保有「最罕見現存生物」的頭銜。

據加拉帕哥斯國家公園描述,這五枚龜卵狀況完美,正由孵育中心細心照料。而孵育期要一百廿天,也就是說到二○○九年十一月,科學家就能瞭解這批卵是否能孵育出小龜。

加拉帕哥斯群島的象龜曾被水手及漁夫捕獵到幾乎絕種。一八三五年抵達加拉帕哥斯群島的達爾文便描述過,他跟「小獵犬號」的船員完全仰賴象龜肉維生。此外,由大陸地區引進的山羊,也把象龜的棲息地啃食殆盡。


2009年7月2日 星期四

高山生物地理國際研討會暨紀念鹿野忠雄(Tadao Kano)發表雪山動物地理研究論文七十週年

鹿野忠雄踏遍台灣許多地方
包括當時許多日本人不敢進入的原住民地區
研究領域從原住民文化ˋ動物地理學到雪山的冰河遺跡等
跨越人類學與自然科學領域
對於台灣的人類學和自然史有重要貢獻

鹿野忠雄曾就讀於台北高等學校(台灣師範大學前身)
我現在也算是鹿野忠雄的學弟啊!!
這裡有個和鹿野忠雄沾得上邊的有趣故事

想了解更多關於鹿野忠雄的事情
除了請教Google大神之外
以下幾本書都還不錯!
[山ˋ雲與蕃人] 玉山社出版
[被遺忘的日籍台灣動物學者] 晨星出版
[鹿野忠雄] 晨星出版

重點是9/17~9/18 將在科博館舉辦的鹿野忠雄紀念研討會
會有許多生物地理學者參與
[鹿野忠雄]一書的日文版作者山崎柄根和中譯者楊南郡應該也會出席!!

研討會資訊如下 (應該是7/15才開放報名!)

「高山生物地理國際研討會暨紀念鹿野忠雄(Tadao Kano)發表雪山動物地理研究論文七十週年」

研討會主旨及問題

生物地理學(Biogeography)是地理學與生物學之間的交叉學科,是研究生物的分布及其分佈規律的科學。它研究的主要對象是各類生物群。生物地理學的基本研究目的是闡明生物分布的基本規律。研究的內容主要有:生物群的組成結構、動態變化;生物群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分布區和生物區系的形成與演變;島嶼生物種的拓殖與滅絕等。瞭解生物群分布的特點和規律,為保護生物多樣性,合理利用野生生物資源永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生物地理學常見分成植物地理學和動物地理學。植物地理學包括三個分科:植物區系地理學,研究各種植物分佈規律、各地區植物區系的種類組成和形成原因;歷史植物地理學,研究各地植物區系起源和發展歷史;植物生態地理學,研究各地區植被的結構、動態和分佈規律以及與環境間關係。動物地理學也包括兩個分科:歷史動物地理學,研究動物種的分布區和動物區系形成的歷史;生態動物地理學,研究動物群結構特徵與環境間的相互關係。也有人將生物地理學分為歷史生物地理學和生態生物地理學。
從台灣的生物地理觀之,本島可分為高山及低地兩生物地理區,北方植物地理及古北區的動物多分布於台灣的高海拔山區,而低海拔則多為熱帶地理區的生物。已知在冰河期時北方區系的物種向南擴遷到台灣來,當氣候變暖冰河撤退後,這些物種便只能侷限分布於台灣較高海拔地區,台灣的山椒魚、櫻花鉤吻鮭及高山小黃鼠狼皆是類似的代表性物種。雖然台灣的高海拔地區此處環境對於許多冰河期播遷來的生物是個避難所,且因隔離促成物種特化,但亦使這些物種多半成為珍貴稀有種,當一旦環境改變時,尤其是人為的干擾,常使得該物種在應付環境的變化的能力不足,滅絕危機度增高,台灣櫻花鉤吻鮭即是一例。今日,生物多樣性保育是國內外保育的重心所在,而台灣高山生態系是物種多樣性的場所,且是生物資源保育與研究的一處重要位置。台灣的高山山脈另外形成各地族群基因交流的阻隔,使得部分物種的族群產生遺傳分化現象,例如東西部的差異或不同山脈間的隔離。近年來,DNA序列資料已經變成最常使用來推測生物親緣關係的材料。粒線體DNA(mitochondrial DNA, mtDNA)是一個高度敏感的遺傳標記,適合來研究相近分類群或物種內變異性高的族群之間的關係。粒線體序列對不同地理族群的區隔提供了另一項證據,更成為探討有關生物的親緣地理學(Phylogeography)研究有力工具,如證實斯文豪氏攀蜥(Japalura swinhonis);澤蛙(Rana limnocharis);守宮(Gekko hokouensis);小家鼠(Mus musculus);台北樹蛙(Rhacophorus taipeianus)以及莫氏樹蛙(Rhacophorus moltrechti)等之親緣地理,乃以中央山脈為界分成東西兩大群且再各自分成數小群,造成族群間基因交流受阻而產生族群的分化,顯示中央山脈對於各種動物的擴散分佈具有地理阻隔的影響。

近年來,人們對脆弱的高山生物區系不斷產生新的興趣。隨著2002年被確定國際山地年,針對高山生物區系的國際性研究計畫和項目也越來越多。台灣為一高山島,有許多生活資源依賴著高山地區的自然環境,更有不少人生活在高山地區。山地生物區的生態完整性和功能對於我們人類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針對生物地理的研究更能呈現問題核心面。生物地理研究解釋生物多樣性不同格局的原因。舉例來說,為什麼有一個以上的鹿科物種呢?而為什麼不同物種的鹿具有不同的分佈格局,有的廣佈,而別的非常地方性呢?為什麼有這麼許多類型的禾草生長在同一田野裡,全都明顯地恰好起著相同作用呢?為什麼A地區比B地區的蝴蝶物種多呢?生物地理學研究即尋求一般規律,建置理論架構,隨後能夠用來預測有關傷害自然界的後果。

台灣地區國家公園成立後,在生物多樣性保育已發揮既有之效力,本研討會緬懷過去鹿野忠雄對於台灣高山自然史研究的奉獻,研討會預期成果能影響未來更多年輕一輩對於台灣高山自然的研究與保育投入,台灣高山素質的價值方能代代相傳永不息。

活動時間 9/17~9/18

邀請講者

疋田 努 (京都大学・理学研究科) 兩爬類動物地理
呂光洋 (台灣師範大學生科系) 兩爬類動物地理
林良恭 (東海大學生科系) 哺乳類動物地理
本川雅治 (京都大學綜合博物館) 哺乳類動物地理
曽田貞滋 (京都大学・理学研究科) 昆蟲動物地理
楊正澤 (中興大學昆蟲系) 昆蟲動物地理
葉文彬 (中興大學昆蟲系) 昆蟲動物地理
荒谷邦雄 (九州大学・比較文化研究科) 昆蟲動物地理
楊南郡(邀請中)
中坊徹次 (京都大学総合博物館) 淡水魚動物地理
陳義雄 (海洋大學海生所) 淡水魚動物地理
永益英敏 (京都大学総合博物館) 植物地理
楊宗愈 (國立自然科學博館) 植物地理
丁宗蘇 (台灣大學森林系) 鳥類動物地理
桶口廣方 (東京大學森林動物研究科) 鳥類動物地理
山崎柄根 (邀請中)

98年生物多樣性調查人員訓練班

本文轉載自特有生物保育中心

98 年 生 物 多 樣 性 調 查 人 員 訓 練 班

主辦單位: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承辦單位: 艾騰整合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起迄時間: 中華民國98年7月27日(一)至9月11日(五)

【說明】

壹、活動目的
為增加台灣多樣性生物種類之認知,培訓專業自然資源物種調查之人才,並結合GIS數位化資料技術,進行台灣多樣性生物物種資料庫之建置。

貳、課程主題
(一)台灣多樣性生物物種分佈與介紹。

(二)台灣多樣性生物物種調查技術之訓練。

(三)生物物種之資料上傳與資料庫建置及GIS系統的技術介紹與學習。

參、活動地點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南投縣集集鎮民生東路1號)

肆、活動場次、天數、時間與報名資格
1.哺乳動物調查教育訓練班 第1梯9/5~6 第2梯9/8~9
2.鳥類調查教育訓練班 8/26~27
3.爬蟲類調查教育訓練班 8/20~21
4.兩棲類調查教育訓練班 第1梯7/28~29 第2梯8/31~9/1
5.淡水魚類調查教育訓練班 9/10~11
6.蝴蝶調查教育訓練班 第1梯8/24~25 第2梯9/3~4
7.蛾類調查教育訓練班 8/22~23
8.螞蟻調查教育訓練班 8/29~30
9.蝸牛與水生螺貝類調查教育訓練班 8/28
10.植物調查教育訓練班 7/27~30

伍、相關活動訊息
本訓練課程最新消息、報名方法及其他詳細資訊請詳見特生中心網站本活動網站


2009年6月27日 星期六

飛天過海煙管蝸

生物依其特性而有不同的擴散方式
例如爬蟲類能透過漂流木而拓殖到小島上
蜘蛛藉由吐絲而順風擴散
毫不起眼的蝸牛也有可能搭上鳥類的順風車

2006年的一篇研究推斷Balea屬的煙管蝸牛
可能藉由鳥類的移動而擴散至9000公里外的海島

早在16世紀的一幅插圖
便寓意著鳥類可能是散播蝸牛的媒介
樹棲性的Balea煙管蝸牛會分泌高黏性的黏液
因此被認為可能透過鳥類而被動擴散
許多遠洋的海島也分布有許多陸貝
這可能代表蝸牛透過鳥類擴散是常見的事

Balea煙管蝸牛分布於古北區(Palaearctic region)
包括北非, 歐亞地區至北喜馬拉雅山
位於南非和南美之間的Tristan群島也有分布
但早期的分類學家把南半球的這群蝸牛另分為Tristania
而近期的解剖研究認為Tristania屬等同於Balea

Gittenberger等人利用粒線體COI片段
分析Balea屬的煙管蝸牛
認為這群煙管蝸牛由歐洲大陸擴散至Azores島
再擴散至9000公里遠的Tristan和Gough島而演化成不同種
Azores或Madeira島的其中一種再"返回"歐洲大陸

由於南半球的Tristan和Gough島直到1816年才有人類定居
因此作者排除是人為散佈的可能
推斷應是以水鳥為擴散媒介

這篇研究看似很簡單
但是得在已有物種分布和分類研究的基礎之下
才有可能產生這樣的研究構想
而且還能夠登上Nature!!
顯見生態與分類研究的重要性

不過這篇研究有個令人質疑的地方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提及作者所參考的粒線體DNA突變速率
竟然是每650年就產生1個核苷酸突變!!
換算下來大約是每百萬年有15%的突變速率
遠高於哺乳動物平均突變速率2%
分子時鐘(突變速率)當做參考就好~
畢竟它也不是準確的時鐘!

參考文獻
Gittenberger E. et al. 2006. Molecular trails from hitch-hiking snails. Nature 439: 409.

相關科學新聞
Snails That Fly Around the World




2009年6月22日 星期一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Quantitative Ecology & 2nd Taiwan-Japan Ecology Workshop

第二屆 台日計量生態學研討會
將在2009年10月9-11日於台灣大學凝態科學/物理學館舉辦
邀請講者包括台灣ˋ日本ˋ美國和法國的生態學家
應該會是一場收穫豐富的盛宴!

簡介如下, 詳情請見大會網站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Quantitative Ecology & 2nd Taiwan-Japan Ecology Workshop

About the Workshop
This is the second time that we gather distinguished ecologists from both Taiwan and Japan to form a workshop. This time we expand our scope to invite also distinguished guests from USA and France. The purposes of this workshop are 1) to facilitate interactions among ecologists from both countries, 2) to serve as a means to discuss important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the 21th century, 3) to promote quantitative ecology in Taiwan, and 4) to cultivate exchanges of ideas among scientists and students. The Taiwan-Japan Ecology Workshops are intended to serve as a conduit of long-term partnership between the Taiwan and Japan ecological societies.


講者
Japan:

Hiroyuki Matsuda (Yokohama National University, Theoretical Population Ecology)
Extinction risk assessment of Japanese vascular plants and hotspot analysis.

Toshiyuki Namba (Osaka Prefecture University, Theoretical Population Ecology)
Effects of palatable and unpalatable plants on deer population dynamics.

Gaku Takimoto (Toho University, Theoretical Ecology)
Ecosystem size, but not disturbance, determines food-chain length on islands of the Bahamas.

Kei Tokita (Osaka University, Theoretical Community Ecology)
Dynamic theory of species abundance distributions.

Jotaro Urabe (Tohoku University, Aquatic Population Ecology)
Stoichiometric and portfolio effects of rising CO2 on aquatic herbivores: an experimental study.

Joe Yuichiro Wakano (Meiji University, Theoretical Ecology)
Spatial dynamics of ecological public goods.

Norio Yamamura (RIHN, Theoretical Ecology)
Effects of livestock grazing on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in Mongolian grassland.

Takehito Yoshida (University of Tokyo, Aquatic Population Ecology)
Eco-evolutionary dynamics of predator-prey systems: theory and empirical tests.

Kohei Yoshiyama (University of Tokyo, Theoretical Aquatic Ecology)
What size should phytoplankton be? Optimal cell size in resource competition.

France:
Sami Souissi (Laboratory Oceanography and Geosciences, Université Lille 1 – Sciences et Technologies)

USA:
Nicholas Gotelli (Department of Biology, University of Vermont)

Taiwan:
Wen-Hsiung Li (Biodiversity Research Center, Academia Sinica)

Anne Chao (Institute of Statistics,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Chih-hao Hsieh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ei-Fen Lee (Institute of Ecology and Evolutionary Biolog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Wei-Chun Liu (Institute of Statistical Science, Academia Sinica)

I-Fang Sun (Department of Biology, Tunghai University)

Takeshi Miki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kefumi Nakazawa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2009年6月14日 星期日

颱風救台灣 地殼減壓強震少

颱風救台灣 地殼減壓強震少

【聯合報╱編譯林沿瑜/法新社巴黎10日電】

由台灣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兼任副研究員劉啟清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發現,台灣的地殼板塊運動比日本劇烈,但發生大地震的頻率卻比日本少很多,這主要得歸功於台灣年年出現的颱風。

這篇發表在英國「自然」(Nature)期刊的論文指出,颱風是熱帶性低氣壓氣旋,不僅降低了大氣壓力,也降低了對斷層帶上地面的壓力。因此,斷層帶中位於上方的板塊得以微微升起,讓蓄積在內部的壓力有機會釋放出來。

研究表示,這種緩慢的壓力釋放造成了長達數個小時、甚至數天的板塊滑動,而非在片刻之間發生。亦即,長時間的「緩慢」地震取代了突如其來的大地震。

研究團隊一開始在台灣東部地面下200至270公尺深的地方放置了地質運動的感應器,使之監測台灣東部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間的碰撞和推擠。在過去5年中,研究人員發現了颱風和「緩慢」地震間的顯著關連。
根據研究報告,感應器共察覺到20個「緩慢」地震,其中有11個和颱風在同時間發生,且這11個地震比其它的「緩慢」地震強度更高,而且震波的波形較複雜。

參與研究的美國卡內基科學研究所教授艾倫‧林德表示,「這些資料清楚顯示,颱風導致了這些緩慢地震。兩者間意外同時出現的機率微乎其微。」

其實,日本西南方的南海海槽也位於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之間,而此處的板塊聚合速度大約只有台灣的一半。理論上,台灣應該比日本更容易發生地震,不過紀錄顯示,台灣的大地震比日本少了許多。

林德說,台灣的地震帶多少蓄積了持續不斷的扭曲和壓力,而伴隨颱風而來的暴風雨可以視為地殼壓力的活塞,避免壓力蓄積到地層毀滅性斷裂的地步。

也就是說,被台灣民眾視為是一項詛咒的颱風,其實反而是一項祝福。
【2009/06/11 聯合報】

2009年6月13日 星期六

馬達加斯加--生物多樣之島

開始固定瀏覽ScienceDaily網站之後
我發現馬達加斯加很常出現在科學新聞
準確的說, 是很多針對馬達加斯加的研究
這也算是一種不錯的宣傳策略
當大家看多了馬達加斯加的研究之後
應該也會不知不覺的認同他的高度生物多樣性

前陣子看了兩篇有趣的文獻
頗有值得學習之處!!
以下就分別簡短的重點介紹



Pearson RG & Raxworthy CJ. 2009. The evolution of local endemism in madagascar: watershed versus climatic gradient hypotheses evaluated by null biogeographic models. Evolution, 63(4): 959-967.

什麼樣的機制使得馬達加斯加島演化出眾多的特有生物?
有人認為是地理障礙所造成的隔離而種化(allopatric speciation 異域種化)
或是在相鄰的區域因適應不同環境而形成新種(parapatric speciation 鄰域種化)
紐約自然史博物館的研究員以馬達加斯加的特有種分布資料(文獻和博物館標本)
利用地理資訊系統(GIS)和統計方式
檢測其分布是符合集水區假說(異域種化)或是氣候假說(鄰域種化)
研究結果發現, 一部分的物種分別符合集水區假說和氣候假說
有些物種的種化均符合兩種假說
但有超過44%的物種種化不符合兩假說
顯示馬達加斯加的特有種種化並非僅由單一機制所造成
且不同生物類群的種化機制比例也不同

這篇研究方法或許也能用在台灣的高海拔生物種化機制探討
由於馬達加斯加島受海洋隔離的時間非常久遠
但台灣形成以來多次因冰河期海退與亞洲大陸相連
因此用於探討中高海拔的生物或許比較合適(隔離時間較低海拔生物久)
不過利用現有的氣候與生物分布資料
無法完全代表過去的歷史狀況
畢竟氣候與生物分布範圍是會改變的!



Vieites DR et al. 2009. Vast underestimation of Madagascar's biodiversity evidenced by an integrative amphibian inventory. PNAS, 106: 8267-8272.

受到人類的影響
全球生物多樣性衰減的情形非常嚴重
我們連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生物都還搞不清楚!
以馬達加斯加的蛙類為例
1991的蛙類大調查使得原紀錄133種遽增至244種蛙類
而到2000年為止, 又發現了51種新蛙種
本文獻的研究團隊再度進行馬達加斯加蛙類大調查
利用DNA和外部型態進行快速的初步鑑定
再度新增約200種新種
馬達加斯加的青蛙物種躍升至465種!!
顯示世界各地的青蛙多樣性有明顯的低估!

作者將青蛙以3種分類方式進行快速鑑定
1. CCS (confirmed candidate species)
形態與聲紋特徵與已描述物種有明顯差異且DNA有高度分化, 肯定是新種
2. UCS (unconfirmed candidate species)
DNA有明顯分化, 但形態和聲紋尚未被研究, 也是可能的新種
3. DCL (deep conspecific lineages)
DNA有明顯分化, 但形態和聲紋與已知物種沒有差異

作者也討論到持續發現新種的幾項原因(也應是大家努力的方向)
1. 持續增加的分類研究努力量
2. 分子工具與傳統分類的結合
3. 野外調查努力量的增加
即使在馬達加斯加研究較詳細的區域
也是發現了41種新種!!

如果連很多人在研究的青蛙都能有"新種大爆發"
想必研究相對少的蝸牛也是能有"大爆發"的情況發生
不過棲地破壞的強大壓力之下
或許分類與調查工作要持續進行
以免發表了是新種也是絕種!!

2009年5月25日 星期一

台灣的生物多樣性真是名不虛傳


以前聽演講的時候
都會聽到老師們說台灣生物多樣性有多高
但是想引用這句話 又好像不容易找到文獻
而且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也未列入台灣

好消息來了~
最近發表於PNAS的研究顯示台灣是被忽略的生物多樣性熱點之ㄧ!!
作者分析全球各生物地理區的特有種豐度(endemic species richness)
包含維管束植物, 兩爬, 鳥類和哺乳動物類群
並比較大陸和島嶼的多樣性

研究發現維管束植物和脊椎動物的特有多樣性呈現明顯正相關
且島嶼的植物和脊椎動物特有多樣性, 分別是是大陸的9.5倍和8.1倍
前20名的維管束植物多樣性地區, 有一半是島嶼!
(supporting information提供了前20名的名單, 台灣第8)
顯示島嶼蘊含的特有種比大陸更多也有保育上的重要與急迫性!


此研究為open access 可免費下載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09/05/21/0810306106.abstract

另附上來自ScienceDaily的新聞報導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09/05/090511180651.htm

Biological Diversity: Islands Beat Mainland Nine To One

ScienceDaily (May 18, 2009) — Rare and unique ecological communities will be lost if oceanic islands aren't adequately considered in a global conservation plan, a new study has found. Although islands tend to harbor fewer species than continental lands of similar size, plants and animals found on islands often live only there, making protection of their isolated habitats our sole chance to preserve them.

Many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focus on regions with the greatest biodiversity, measured by counting the number of different plants and animals. "Normally you want to focus on the most diverse places to protect a maximum number of species," said Holger Kreft, a post-doctoral fellow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and one of the two main authors of the study, "but you also want to focus on unique species which occur nowhere else."

To capture that uniqueness, Kreft and colleagues at the University of Bonn, UC San Diego and the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Eberswalde used a measure of biodiversity that weights rare species more than widespread ones. They carved the terrestrial realm into 90 biogeographic regions, calculated biodiversity for each, then compared island and continental ecosystems. By this measure, island populations of plants and vertebrate animals are eight to nine times as rich.

The southwest Pacific island of New Caledonia stands out as the most unique with animals like the kagu, a bird with no close relatives found only in the forested highlands that is in danger of extinction, and plants like Amborella, a small understory shrub unlike any other flowering plant that is thought to be the lone survivor of an ancient lineage.

Fragments of continents that have broken free to become islands like Madagascar and New Caledonia often serve as a final refuge for evolutionary relicts like these. The source of diversity is different on younger archipelagos formed by volcanoes such as the Canary Islands, the Galápagos and Hawaii which offered pristine environments where early colonizers branched out into multiple related new species to fill empty environmental niches. The new measure doesn't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two sources of uniqueness, which may merit different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Although islands account for less than four percent of the Earth's land area, they harbor nearly a quarter of the world's plants, more than 70,000 species that don't occur on the mainlands. Vertebrate land animals – birds, amphibians, reptiles and mammals – broadly follow this same pattern.

"Islands are important and should be part of any global conservation strategy," Kreft said. "Such a strategy wouldn't make any sense if you didn't include the islands."

Threats to biodiversity may also rise faster for islands than for mainlands, the team reports. Scenarios based on a measure of human impact projected to the year 2100 warn that life on islands will be more drastically affected than mainland populations.

"That threat is expected to accelerate particularly rapidly on islands where access to remaining undeveloped lands is comparatively easy" said Gerold Kier, project leader at the University of Bonn and lead author of the study. Expanding farmlands, deforestation, and other changes in how people use land are among the alterations expected to cause the greatest damage.

The researchers also considered future challenges posed by climate change and report mixed impacts. Rising sea levels will swamp low-lying areas and smaller islands, but the ocean itself is expected to moderate island climates by buffering temperature changes. "Although disruptions to island ecosystems are expected to be less severe than on the continents, climate change remains one of the main threats to the biodiversity of the Earth," Kier said. "If we cannot slow it down significantly, protected areas will not be much help."

"We now have new and important data in our hands, but still have no simple solutions for nature conservation," Kreft said. "In particular, we need to answer the question how protected areas with their flora and fauna can complement each other in the best way. The part played by ecosystems, for example their ability to take up the green-house gas carbon dioxide, should be increasingly taken into account."

Journal reference:
Gerold Kier, Holger Kreft, Tien Ming Lee, Walter Jetz, Pierre L. Ibisch, Christoph Nowicki, Jens Mutke & Wilhelm Barthlott. A global assessment of endemism and species richness across island and mainland region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May 11, 2009 DOI:
10.1073/pnas.0810306106


2009年5月19日 星期二

第一屆全國外來植物入侵現狀調查研討會

第一屆全國外來植物入侵現狀調查研討會

時間: 2009年6月11日
報名截止: 2009年5月31日

活動概況: 為配合今年開始進行的”全國外來植物入侵調查”計畫,於今年六月十一日將舉辦”第一屆全國外來植物入侵現狀調查研討會”,目的主要在於提升國內入侵植物調查研究之水準,增加國人對於入侵植物的了解,協助相關研究人員及NGO團體建立外來入侵植物現況調查的能力,並藉此促進國際學術交流。研討會將包括二項主題:入侵植物特論(Perspectives on plant invasions)、大面積入侵植物調查之經驗分享(Experiences of large scale investigations on invasive plants)。本研討會將邀請國外知名入侵植物學專家以及國際專業團隊,來台分享入侵植物相關之觀念與經驗,並將安排國內入侵植物相關之傑出研究人員呈現台灣入侵植物生態領域之成果。

詳情請見研討會網站 http://www.invasiveplants.co.nr/

2009年5月12日 星期二

船運帶來商機人潮, 也帶外來種

人為活動促使許多生物跨越自然的地理障礙
分布至自然情況下不會出現的地理區域
這樣的生物稱做外來種(alien species)
入侵種(invasive species)則是指會影響當地原生種的外來種

入侵種是造成生物多樣性衰減的主因之ㄧ
入侵種除了直接與原生種競爭食物與空間
也可能改變整個生態系!

找出外來種引入的途徑是減緩或解決外來種問題的根本
世界各地的海洋生物隨著航運進行生物相大交換
早期的船隻是利用石頭或其他重物來穩定船艙
後來則改成抽水入船艙(叫作壓艙水ballast water)
因此許多水中浮游生物就隨著壓艙水被帶至另外一地
(關於壓艙水裡的生物相, 相關研究非常多!)

那這些外來種從哪裡來?
除了以船運航線和頻度來推測之外
也能透過DNA的分析追尋其可能的來源地!

由於外來種引入的數量和次數是影響其是否能建立族群的關鍵
但通常此因子也不易準確評估
Brawley等人便透過歷史的記載的船運紀錄
代表外來種可能來源與輸入次數
以及兩種外來種--褐藻和玉黍螺--的DNA分析
推判出海洋外來種的引入和船運有明確的關連

此研究刊登於5月4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搶鮮版(early edition)
Brawley et al. 2009. Historical invasions of the intertidal zone of Atlantic North America associated with distinctive patterns of trade and emigration. doi: 10.1073/pnas.0812300106
全文pdf檔可免費下載


搶鮮版介紹如下

Origins of invasive marine organisms

Trade and emigration from Europe to North America in the 19th century resulted in thousands of ships crossing the Atlantic Ocean. Shipping records from 1773-1861 indicate that nearly all ships arriving in Pictou Harbour, Nova Scotia originated in Scotland, England, or Ireland. Some of these ships brought marine organisms on the rocks used as ship ballast. Two invasive species, the rockweed Fucus serratus and the periwinkle snail Littorina littorea, have become common on Canada's North Atlantic coast, and the snail quickly became abundant on the Atlantic coast of the United States. By using genetic fingerprints and historical shipping records, Susan Brawley et al. determined that F. serratus and L. littorea found in Pictou Harbour likely originated in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Microsatellite analysis of F. serratus indicated 2 separate introductions to Nova Scotia: one originating in Galway, Ireland, and one in Greenock, Scotland. L. littorea showed a similar pattern, with 8 of the 9 cytochrome b haplotypes matching those from snails captured in Ireland and Scotland.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shipping records may provide a proxy for recognizing the introduction of invasive marine species, and the authors suggest that these species form the tip of the "invasive iceberg."

2009年5月9日 星期六

2009數位典藏地理資訊學術研討會

2009數位典藏地理資訊學術研討會

受惠於資訊科技的發展,典籍文物透過數位化得以妥善地保存。國科會推動的「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持續進行數位建檔工作,並已累積三百多萬筆的文物。數位典藏計畫的目標不只是提供另一種形式的儲存,更希望透過資訊科技與網路傳播,促成更廣泛的應用分享,發揮這些珍貴素材在學術、研究、社會文化與產業等各個層面的應用。

有關地表各種自然與人文現象空間分布的地理資訊,是數位典藏的重要內涵。如何增進數位典藏地理資訊的應用與推廣,是許多相關領域學者共同關心的議題。過去兩年間,應用推廣分項辦公室所舉辦的數位典藏地理資訊學術研討會,得到非常熱烈的回應,讓數位典藏地理資訊普及到歷史、人類、社會、宗教、公衛等學門,也激發更多的研究興趣及參與意願。本年度研討會延續前兩年的成果,針對數位典藏的學術研究、資料近用、人文社會應用、教育推廣等層面,提供相關領域學者交流分享的平台,並進一步商議相互合作的可能性,作為臺灣數位典藏地理資訊另一個階段的發展契機。歡迎所有關心數位典藏地理資訊建置、應用與推廣的學者專家共襄盛舉。

會議時間:2009年11月10日(二)~11日(三)

會議地點:台大集思會議中心國際會議廳(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85號B1)

會議主題:歡迎有關數位典藏地理資訊在下列領域之應用、技術發展、教育推廣或理論探討之論文。
◆人文社會科學:語言、文學、考古、生態、社會、經濟、政治等應用。
◆自然環境生態:地質地形、地景保育、動植物地理資訊、醫學地理與公衛。
◆資料近用:智財權、授權機制、資料供應、應用加值、傳播分享。
◆教育應用:教材教法創新、中小學教學應用、大學課程融入、社會教育推廣。

重要日期
◆提交論文摘要截止:2009年6月30日
◆摘要審核通過通知:2009年7月20日
◆論文全文收件截止:2009年9月30日
◆線上報名時程:2009年8月1日~10月31 日

論文摘要規範 ◆摘要格式下載

論文摘要繳交
◆繳交方式:線上繳交(尚未開放)
◆繳交期限:2009年6月30日止。
◆系統開放時間:2009年6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止 。

報名相關事項
◆報名方式:網路報名(尚未開放)
◆報名日期:2009年8月1日(六)至10月31日(六)止。
2009年11月2日(一)於網站公告名單及序號。
名額有限,請確認有出席意願才報名,錄取後若缺席,將影響日後參與後續 相關活動之權益。

會議聯絡人:
地理資訊應用推廣計畫 助理羅佳文
電話:(02)3366-5835分機13
E-mail:cwluo504@ntu.edu.tw

2009年5月8日 星期五

社子島還會有淹水問題嗎?

位於台北市的社子島由基隆河和淡水河包圍
周圍也長了不少紅樹林與豐富的生物
島的周圍的堤防上也有自行車道系統
站在社子島的一端, 可以欣賞紅樹林又可以眺望關渡宮

幾年前聽過台北市政府打算將社子島墊高的消息
一部分的目的是為了減少社子島水患的問題
今天的新聞報導此計劃已通過其中一關
社子島的墊高工程看來不遠了!!

關於以墊高工程來避免水患的問題
我不得不提出質疑
先撇開耗資鉅額填土墊高造成的生態破壞
基隆河真的又再造成水患了嗎?

從基隆河上游的平溪鄉開始看起
上游的潺潺小溪就施作水泥工程
河床和岸邊都以水泥封埋
減少河水滲透至地下的面積
也難怪n年前的菁桐太子賓館前面的基隆河段會淹水(這真是奇觀!)

搭乘平溪線小火車
沿途就會看到許多"野溪整治工程"
我真的搞不懂野溪是要整治給誰用?
只有有人的地方才會有"災情"
好好的一條野溪
幹麻搞成水泥水溝?!

再來順著基隆河而下
穿越三貂嶺峽谷抵達侯硐
幾年前施作完成的員子山分洪隧道
當基隆河水水位高過一定程度, 水就會分流至東北海岸
造成下游水患的"洪水"至少就排除掉一半

就我的記憶, 員子山分洪隧道啟用之後
汐止以下的基隆河似乎就沒有淹水過了!
我想社子島淹水的問題應該是有大幅降低吧!
(除非降雨量超大又適逢大潮)
不過又為何不把社子島上的居民都安置
就把此區規劃成完整的濕地保留區?
提供居民安置的經費應該遠低於墊高工程經費吧!

重點是, 如果墊高計劃真的通過...
要採集的可以趕快去採集!
至少可以了解"島"上的物種有多少在墊高之後滅絕(local extinction)
預期墊高之後的生物相會以外來種為主吧!


附上2009年5月8日的聯合報新聞


社子島開發 燕子來了

【聯合報╱記者錢震宇/台北報導】 2009.05.08
因為防洪因素,社子島被限建40年無法開發,島上的建築老舊,居民希望開發的聲音不斷,終於見到曙光。 記者游順然/攝影

台北市社子島開發再往前邁一大步!台北市長郝龍斌昨天表示,社子島整體防洪計畫已獲經濟部水資源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將提送經建會,再報行政院核定,社子島開發案即可動工。

郝龍斌強調,當初因為防洪因素,社子島居民被限建40年無法開發,市府感到愧疚,如今開發案終於有進展,值得欣慰。

郝龍斌說,社子島防洪計畫89年就送進經濟部,直到今年才因「政黨輪替」得以通過,對社子島居民來說是「遲來的正義」。他強調,經濟部通過後,經建會審議時,「問題應該不大,社子島開發已進入實質程序」。

社子島開發都市計畫除有住宅區,還有商業、娛樂區、公園,圖左方為淡水河、右方為基隆河,淡水河邊還將設置景觀式堤防。 照片/北市水利處提供

市府預估將投資500億到800億元經費,99年底前完成土地取得及地上物拆遷,開始填土工程,101年動工安置住宅工程。

至於徵收經費來源,郝龍斌說,這還需要詳細研究,但會先編列社子島開發的規畫費用。據了解,市府內部初估開發社子島將虧損127億元左右。

市議員陳政忠昨天在市議會表示,經濟部水資源審議委員會前天終於通過社子島防洪計畫,對社子島居民來說,「是個很重要的日子」。

他呼籲,社子島的開發是台北市推動的重大市政建設之一,市府應儘速編列預算,興建社子捷運路網,加速推動後續建設。

工務局長黃錫薰表示,社子島開發案將等行政院核定後才會開始實施,目前社子島社子大橋已經發包,17日將由市長主持開工典禮。社子大橋未來將擔負工程載運土石及主要聯外道路,預計99年完工。

市府表示,社子島長遠規畫朝向農業生態園區,除住宅區外,在島頭部分還有娛樂休閒區。未來社子島將是一座大型公園親水河岸,堤防將以土堤、草地替代。


準備開發作業 可進行了

【記者錢震宇/台北報導】社子島防洪計畫獲經濟部水資源委員會審議通過,台北市水利處表示,這是「關鍵的一個結果」,且是10年來最好的一個時刻,畢竟社子島防洪案已經在經濟部躺了很久,現在,可以開始準備後續開發作業了。

水利處指出,定案的防洪計畫分兩部分,第一是在臨基隆河端,原本堤防將退縮80到130公尺,整個河道變寬,加上五股端垃圾山清運、河道清疏,讓水位降低。

第二部分則在基隆河端築堤9.65公尺,並填土墊高社子島,以1:30 的比例緩坡下降,所以社子島未來會呈現高於河水的狀態。

水利處表示,這次社子島防洪計畫將原本50年的防洪標準,提高到200年防洪頻率,並且與北縣五股端同時進行,未來填土墊高後,社子島不至於再淹水,也將脫離以往滯洪區的命運。

官員說,社子島開發面積約240公頃,填土需要1千多萬方土石,未來的土石來源恐怕還要進一步規畫,以免有欠缺土石之虞。

2009年4月25日 星期六

入秋葉紅,為那廂?

本文轉載自Sciscape網站 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2440

生物:入秋葉紅,為那廂?

編輯 HCC 報導
入秋葉紅,為那廂?哈佛大學演化生物學家對蘋果樹與蚜蟲的研究顯示,蘋果樹葉紅通通的色澤是為了驅趕打算啃食樹葉以及覓窩休息的昆蟲。證實了英國生物學家William Hamilton的理論。

已故的英國演化學者William Hamilton對樹葉為何在入秋之際轉紅,有其獨特的看法,他認為由花青素(Anthocyanins)產生的樹葉紅色澤,為了是警告昆蟲,本樹不宜用食或休憩。其他的科學家則認為樹葉的紅色素是為了抵抗陽光傷害。

哈佛大學演化生物學家Marco Archetti於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甫發表的研究支持William Hamilton的論點,Archetti認為紅葉代表警告信號,就如同毒蛙或蝴蝶的鮮豔色彩。

Archetti首先注意到野生的蘋果樹較栽種的蘋果樹多於葉紅,他懷疑栽種的蘋果樹已經喪失了秋季的警示顏色,是因為幾世紀來,果農選擇最大的、最鮮美的蘋果進行混種栽培,而捨棄了最抵抗蟲害的品種。Archetti對野生蘋果樹與果園蘋果樹進行比較,發現62.2%的中亞野生蘋果樹於秋天紅葉,而英國果園蘋果樹僅有2.8%會紅葉。

Archetti於2007年夏天進行實驗,分別於紅葉與綠葉蘋果樹放置蚜蟲,來年春天,於綠葉結巢的蚜蟲有60%存活,住在紅葉的蚜蟲僅有29%的存活率。差異性原因不明,不過Archetti與其他的研究認為紅葉含有毒化學防禦機制或者養分不夠小蚜蟲維生。

植物遺傳學家Andrew Flavell則認為栽種的蘋果樹不再葉紅,也許有不同的原因,例如葉子的顏色與蘋果味道可能有基因關聯性。

“寒山十月旦,霜葉一時新。似燒非因火,如花不待春。”白居易認為葉紅不是火燒的就對了。

參考來源: science now: Red Leaves Say, "Bug Off!"

2009年4月5日 星期日

是誰瀕臨滅絕?全球生物多樣拯救行動--重點摘錄與心得

由龍應台文化基金會舉辦的國際名家論壇
4月4日邀請到著名的植物和保育學者彼得雷文(Peter Raven, 1936~)
演講主題"是誰瀕臨滅絕?全球生物多樣拯救行動"

彼得雷文是共演化(coevolution)學說的創立者之ㄧ
獲聘為美ˋ俄ˋ中等21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1982年獲得聯合國國際環境領袖獎
也是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的推動者與學術顧問之ㄧ
來過台灣6次之多

演講的開場由劉炯朗教授引言
聽得出來他還蠻有ecological sence
(回家google才知道原來他是電腦背景)
副總統蕭萬長先生也到場致詞並全程參與
演講由李家維教授主持
以我淺薄認知到場的"名人"還有曾志朗和嚴長壽先生

雷文在演講中提及人口成長所佔用的土地面積ˋ消耗資源
是當今生物多樣性衰減的最大主因
另外還包括外來入侵種(alien invasive soecies)的威脅
過去地質史上的生物滅絕速率只有每百萬年滅絕1種生物
現今已提高100倍--每百萬年滅絕100種生物

台灣島上估計約有20萬~25萬種生物(他沒列reference, 不知道怎麼算的)
而目前以命名物種只有7.5萬種
其中約有1/3的物種為台灣特有種
且海拔愈高的地方, 特有種比例也就愈高
雷文的演講中也提到台灣中高海拔的陸生生物應是在冰河期間
從中國大陸經由當時為陸地的台灣海峽而擴散至台灣
低海拔物種可能經由海漂或非直接的方式來到台灣(這點我保持存疑)
這也是台灣低海拔物種特有種較少的原因(這點我也保持存疑)


雷文最後針對台灣的生物多樣性保育提出幾項建議:
1. Strengthen system of protected areas
2. Accelerate inventories of organisms
3. Model effects of global warming in Taiwan and find ways to adapt to them
4. Develop and implement alternative energy
5. Play a leadership role, partly by example, in a rapidly-changing world
6. Promote sustainability throughout the world
7. Education at all levels is fundamental

這次的演講感覺沒有什麼新的東西
相關的資訊或看法都可以在其他文獻或書籍上看到
但是雷文提出的建議卻都是重點
不管是針對學術研究ˋ政府施政方向或是教育

有趣的是,
李家維教授後來提了幾個"復育"的案例
武威山茶的再發現與人工繁殖
幾種狹區分布蘭科植物的人工繁殖與重回原棲地
還是停留在人工繁殖就是"復育成功"的假象
或許全面性的物種調查與棲地保育才是最應該做的事!


以下提供2則本次演講相關的新聞報導

保有台灣生物美 彼得雷文:從教育做起
2009/04/05 【聯合報╱記者楊正敏/台北報導】
台灣環境特殊,生物豐富而多樣,世界植物保育界泰斗彼得.雷文指出,保有台灣生物之美,應該從教育做起,自然是非常好的學習對象,把生態教育融入中小學教育中,教年輕人愛惜、呵護、欣賞自然。

龍應台基金會「國際名家論壇」昨天邀請著名的演化、保育專家─美國密蘇里植物園園長彼得雷文 (Peter Raven)演講,副總統蕭萬長也到場全程聽講。

彼得雷文指出,地球上的物種不包括細菌,目前估計約有1200萬種,其中人類所知且命名的只有170萬種。

現在物種消失的速度大約為每年每100萬種中,會消失近1000種,有人估計到了21世紀末,地球上會失去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物種。

他說,一般認為人口是問題,但消費才是危及生物多樣性的關鍵。一個美國人生活水平所產生的消費與一個巴西人相差很多,世界上有25%的人,每天只花一美元過生活,但這些經濟發展快速的國家,是消耗其他國家的資源,並不符合公平正義。

雷文強調,一萬年前,全世界的人口跟台北市的人口差不多,人口從工業革命後快速增加,到現在近68億人,形成環境沉重的負荷。人類消費了45%水與植物經光合作用後的產物,也產生汙染。

他指出,台灣物種豐富,除了透過教育深植生態保育概念外,政府應建立良好完整的土地政策,妥善執行管理監督,並重視外來種入侵的問題。

雷文認為,要維持生物多樣性,減緩物種滅絕,應控制全球暖化、尋找替代能源、實現社會正義、減緩人口成長等。他建議台灣應研究建立暖化的模式對物種分布的影響。

他強調,所謂的正義是指弱勢、貧窮的人,是否也與富有的人一樣的機會,例如有機會進到一流的大學。

台灣面臨高齡化社會,鼓勵生育,雷文認為,希望能有多一點的年輕人工作為老人付帳單,這只能收短程的效果。他承認在目前的經濟模型下,要解決高齡化、少子化的問題並不容易,但他強調,應該要有魄力在某個階段打破這個循環。

他強調,台灣經濟富有、健全,應著重提升每一個人的生活品質,照顧每一個人,讓每個人都有相同的機會。



美學者:生小孩解決人口老化 不是好主意
【4/4】 〔中央社〕
國際知名生物多樣性學者彼得•雷文今天表示,地球人口增多,生物棲息地受威脅,生物多樣性就會被破壞;台灣政府鼓勵多生小孩來解決人口老化問題,他覺得不是好主意。彼得•雷文應龍應台文化基金會邀請來台演講,主題為「是誰瀕臨滅絕?全球生物多樣拯救行動」,由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李家維主持,副總統蕭萬長全程參與。雷文在演講中提到,地球人口數逐漸增加,會威脅到生物的棲息地,進而破壞生物多樣性,因此他不贊成地球人口再增加。現場觀眾問他對台灣政府鼓勵多生育來解決人口老化問題的看法。雷文說,這是不好的主意,人口更多不見得會更好,應該要找到永續健康的生活型態。雷文肯定台灣生物的多樣性指出,台灣有20萬至25萬的物種,其中1/3是台灣特有的物種,但只有7萬5000種被鑑定出來;台灣雖是海島型國家,但生物種與大陸生物較相似,值得研究。他期許台灣的學術界,能夠以台灣島為實驗對象,了解全球暖化現象,預測未來發展趨勢,提供全世界不同地方做參考;也建議台灣政府,必須對土地利用建立良好且完整的政策,並且要有效的管理與監督。

2009年4月1日 星期三

歧化天擇案例--加拉巴哥群島的達爾文雀



Hendry等人 (2009) 在加拉巴哥群島,針對鳥喙具有雙峰型態分佈的Geospiza fortis達爾文雀,進行長期研究。研究期間適逢該地區氣象紀錄以來,最長的連續乾旱期 (2004~2006年),根據鳥喙大小與適存度 (fitness) 的分析顯示,中間型鳥喙的適存度最低,而大型和小型鳥喙的適存度都較高,代表歧化天擇 (disruptive selection) 作用於特徵呈現雙峰分布的鳥類。

前人研究發現,鳥喙大小和他所取食的果實大小有相關,因此鳥喙的大小能夠代表其所使用的食物資源不同。Hendry等人 (2009) 選擇的研究G. fortis,正好還有比G. fortis鳥喙更大或更小的物種。因此鳥喙較大的G. fortis會受到G. magnirostris的競爭,而鳥喙較小則受到G. fuliginosa的競爭。2004~2006年的連續乾旱期,島上的植物、昆蟲和其他達爾文雀都呈現生殖情況不佳的現象,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研究機會來探討G. fortis是否受到歧化天擇之影響。如果歧化天擇作用於這類特徵呈現雙峰分布的族群,預期中間型個體的比例或是存度應會低於極端型。

Hendry等人 (2009) 將適存度定義為是否能存活至隔年,若在2004標記的G. fortis於2005年再被補獲,代表牠能存活過旱季,則其適存度為1;若隔年未再被補獲,代表牠可能飛到其他地區或死亡,則適存度當作0。2004年和2005年的分析結果均顯示,鳥喙為中間大小的適存度最低,往兩極端 (鳥喙較大或較小) 的適存度最高,但更極端的鳥喙大小,適存度非常低。這樣的結果代表歧化天擇確實作用於特徵呈雙峰分布的G. fortis

自然界中的生物不斷的在改變,如果是遇到方向性天擇 (directional selection),某個特徵在某段時期變得比較大,而後又變得比較小。這讓我想到分類學中的模式標本 (holotype),應該也算是不存在現實生活中的”標準型態”,如果同一物種當長得一毛一樣,那這世界也太無聊了!無怪乎模式標本會被供在博物館的”保險箱”裡面 (事實當然不是這樣,模式標本很重要所以才要另外好好保存)。模式標本加上副模標本 (paratype) 或許才能呈現物種的繽紛樣貌!


參考資料:
Hendry AP, Huber SK, De León LF, Herrel A, Podos J. 2009. Disruptive selection in a bimodal population of Darwin's finches.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76:753-759.

2009年3月30日 星期一

"刻骨"銘心的古早農業活動



古早的人類農業活動, 也能讓動物"刻骨"銘心!
發表於本週PNAS期刊線上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一項研究
利用碳的穩定同位素追溯東亞地區的農業歷史

前幾週才聽到關於穩定同位素在生態研究上應用的演講
自然界中存在著許多不同"重量"的同位素, 分成放射性同位素和穩定同位素
而不同的生物或自然系統也偏好使用特定的穩定同位素
例如氧原子有分16和18, 碳原子分13和14
C4植物偏好吸收"較重"的碳原子, C3植物愛"較輕"的碳原子
利用不同系統的不同穩定同位素比例
可以加以推判我們無法直接觀察到的現象
比如說冰河期的變化等等...

PNAS上的這篇研究, 就利用穩定同位素的分析
來看古早人類何時開始有農業活動
他們研究中國西北部的兩個文化層
分別距今7900~7200年前和6500~4900年前
雖然這兩層遺址都發現小米化石
但不代表當時已經有農業活動!

根據穩定同位素的特性
C4植物有較高含量的"重碳"
而取食C4植物的動物也會累積較高比例的"重碳"
小米恰巧就是當地少數的C4植物之ㄧ
因此透過遺址內的動物骨骼分析
就可以推判這些動物(包括人)的主食是否有可能是小米

古老文化層裡的狗骨分析顯示
裡面還有高比例的"重碳"
可能代表此時期的狗已被人類馴養
且小米也是狗的主食
但是豬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研究者推測當時豬還是直接殺來吃
不過年輕文化層裡的豬骨就呈現高比例的"重碳"
顯示此時期的古人已經把豬做為豢養的動物了!

PS. 我對化學的東西不太在行, 有錯誤歡迎批評指教~

較詳細的新聞請參考 ScienceDaily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09/03/090324081439.htm
原始文獻 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09/03/20/0809960106

2009年3月25日 星期三

烏賊與章魚聽覺神經生理新發現

來自中研院的消息
嚴宏洋研究員團隊研究成果獲選為 Faculty 1000 The Most Interesting Paper 由本院細胞與個體生物研究所嚴宏洋研究員領導的研究團隊,於2009年3月「比較生物化學與生理」(Com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A)期刊所發表的一篇有關烏賊及章魚聽覺神經生理的論文,日前被 Faculty 1000網路期刊甄選為2009年3月的「最吸引注意的論文」(The Most Interesting Paper)。
------------------------------------------
Faculty 1000是個蠻實用的資料庫
有一堆人負責評論各期刊新發表的論文
分成幾個不同的推薦等級
適合有空ˋ想補充新知ˋ需要新idea的時候來看看
裡面分成各種不同領域
每個獲選的論文都附加一段小評論
在這種"論文爆炸"的時候
有這樣的工具確實幫助很大!
至少都是人腦精心挑選的文獻!!

2009年3月17日 星期二

演化論--達爾文 VS. 華萊士

西元2009年,全球面臨經濟衰退的陰霾籠罩,但是科學界仍不忘慶祝演化論的重要創始人之一—達爾文 (Charles Darwin,1809~1882) 200歲誕辰,及《物種起源》出版第150週年。當大眾都將光環都加諸於達爾文身上,其實,演化論的另一位創始人—華萊士 (Alfred Russel Wallace,1823~1913) 有更多的貢獻。

華萊士,一位天生的自然學者、人類學家、演化生物學的先驅,被後來的學者稱為生物地理學之父、現代生物種概念之父。華萊士和達爾文同是英國人,但身家背景與經歷差異頗大。華萊士出身貧困,一直為生存而奮鬥 (struggle for existence),靠著採集販售標本賺取旅費;達爾文則有充足的經濟來源,不需為五斗米折腰,且受船長之邀而搭乘小獵犬號 (H. M. S. Beagle)。有趣的是,兩人各自前往不同的地區,旅程中觀察與採集眾多生物標本,不約而同的閱讀馬爾薩斯 (Thomas Malthus,1766~1834) 的《人口論》,各自萌發出相似的創新理論。

1831年,時年22歲達爾文跟隨小獵犬號前往巴西熱帶雨林、阿根廷的彭巴斯大草原,並駐足於加拉巴哥群島,直到1836年回到英國。達爾文在南美洲發現許多大型動物化石,在加拉巴哥群島採集許多生物標本。他當時沒有意識到加拉巴哥群島上這些相似的鳥類,會是完全不同的物種,甚至連採自哪個小島都沒有紀錄。不過,這趟旅程促使達爾文在往後的20年,腦海中形成挑戰當時宗教思想的演化論。達爾文在旅程中的精采發現,記載於他所撰寫的《小獵犬號航海記》(中譯本由馬可孛羅出版)。

華萊士的旅程比達爾文晚了17年。1848年,華萊士時值25歲,前往南美洲的亞馬遜流域進行4年的觀察與採集;1854年,展開為期8年的馬來群島探險之旅,發現東南亞島嶼的生物相呈現一定的分布模式,期間也採集了12萬多件標本,直到1862年才再度返抵英國。華萊士在馬來群島的所見所聞,也出版為《馬來群島自然考察記》(中譯本由馬可孛羅出版)。就在這趟馬來群島的旅程之中,因為罹患瘧疾而無法外出的華萊士,思考出物種形成 (speciation) 與天擇 (natural selection) 的概念。

1858年,華萊士把關於演化論的想法寄給他所景仰的達爾文,達爾文才驚覺有人也提出相同的創新理論。於是,達爾文趕緊將20年來關於演化論的想法,整理成文章,在達爾文友人的巧妙安排下,與華萊士的文章,在1858年8月20日共同發表於林奈學會—〈On the Tendency of Species to form Varieties; and on the Perpetuation of Varieties and Species by Nature Means of Selection〉。達爾文在不到18個月的時間內,於1859年完成並出版影響深遠的鉅作《物種起源》;後來,達爾文也針對書的內容陸續增修至第6版。

達爾文發表的文章包含兩部份,內容較為完整的〈On the Variation of Organic Beings in a state of Nature; on the Natural Means of Selection; on the Comparison of Domestic Races and true Species〉以及與美國植物學者—亞薩格雷 (Asa Gray) 的私人通信摘要。前文首先提及馬爾薩斯的人口論,食物會限制人口成長的幅度,並舉數個例子解釋環境的改變會影響生物的存活,而個體本身的改變會影響其物種的存活,最後提出雄性間競爭雌性也是一種天擇機制。後文則論述有天擇的存在,並強調時間與天擇的作用,會促進變異累積,最後提出物種的形成像是樹的形狀,所有的枝條 (物種) 都衍生自同一主幹 (共同祖先)。

華萊士的文章〈On the Tendency Varieties to depart indefinitely from the Original Type〉,提及家畜品種性狀的不穩定,不符合當時”物種永恆不變”的說法,如同野生生物受到相同自然法則的影響,有些特徵的變異會愈像或愈不像原本的物種 (original species);物種個體數的多寡,並非生育力的差異,而是受限於食物量,也舉出多個例子加以說明,強調最適應的個體得以存活下來,也進一步說明物種特徵的改變可能有助於其生存,但環境改變也會對物種產生影響;家畜和野生動物所面臨的環境有所區別,某些家畜品系的性狀在野外環境,容易招致滅絕或毫無用武之地;最後提及遭多人反駁的拉馬克 (Chevalier de Lamarck,1744~1829) 演化論,並強調自然界裡有許多變異種 (variety) 有逐漸偏離原本物種的傾向。

雖然有一部分的人知道達爾文和華萊士共同發表演化論,但其實他們的想法各有不同。Kutschera (2003) 比較達爾文和華萊士發表的演化論內容之異同,發現兩人的演化論有6點主要的不同:(1) 華萊士強調家畜和野生動物的區別,家畜不適合做為研究天擇的模式生物,而達爾文強調家畜和野生動物的相似性;(2) 達爾文舉例包含動植物,而華萊士僅舉動物的例子;(3) 華萊士強調物種和環境及其他物種間的競爭,尤其是掠食者的影響,達爾文強調種內的競爭;(4) 華萊士始終反對拉馬克所提出的演化論,而達爾文卻始終相信後天獲得的特徵是可以遺傳的;(5) 達爾文明確指出時間是新種形成的重要因素之ㄧ,華萊士並未提及; (6) 達爾文提出第二種天擇機制—性擇,而華萊士僅提及個體的繁殖成功率有差異。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華萊士和達爾文發表對於天擇的新理論,但他們文中所出現的關鍵字也有所差異,例如”演化 (evolution)”一詞並未出現兩人的文章,而在其後來的著作中才偶爾出現;”天擇 (natural selection)”僅出現於達爾文的文章中,華萊士並未使用;華萊士使用我們現今所認知的”適應 (adaptation)” 和”族群 (population)”一詞;兩人都有提及”物種 (species)”一詞,但未有明確的定義。一直到第六版的《物種起源》,達爾文始終未對”物種”下定義,後來的學者認為達爾文對物種的看法應是形成生殖隔離的群體;而華萊士於後來的著作多次定義”物種”一詞,最終定義為”物種是指一群生物擁有可與其他群體區別的特徵,有相同的依賴環境關係,且能夠持續繁衍相似的個體”,後來的學者認為華萊士對物種的定義與現代的物種觀最相似。

達爾文終其一生都相信拉馬克所提出的演化論,雖然當時此理論已飽受批評,華萊士則拒信拉馬克演化論,後來的數百項研究均證實華萊士的看法是正確的。另外,達爾文雖然提出性擇是另一種天擇機制,但未加以解釋性擇所扮演的角色,反而是華萊士進一步推論,後來也證實其推論是正確的。不過,達爾文認為所有物種都演化自同一個共同祖先的概念,影響非常深遠,現代分子生物學的研究也都支持這個理論。

或許是因為達爾文在學術界較早建立名聲,同樣提出演化論的華萊士一直備受忽略。如果不是華萊士寄給達爾文的那封信,《物種起源》可能始終停留於草稿階段;但若華萊士沒有和達爾文共同發表,或許他的成就要等到更久之後才會被發掘。華萊士和達爾文所發表的理論,各有優缺點,但卻相輔相成,時至今日,演化依舊是生物學領域探討的主要議題,每年都有創新的研究發現。透過這樣的文獻回顧,其實科學的發展並不如教科書上的一言堂,背後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值得探討,多元觀點的異言堂,或許更能激發新的想法誕生。

參考資料:
Berry A & Browne J. 2008. The other beetle-hunter. Nature, 453: 1188-1190.
Bowler PJ. 2009. Darwin's Originality. Science, 323: 223-226.
Darwin C & Wallace AR. 1858. On the Tendency of Species to form Varieties; and on the Perpetuation of Varieties and Species by Natural Means of Selection. Journal of the Proceedings of the Linnean Society of London. Zoology, 3: 46-50.
Kutschera U. 2003.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Darwin-Wallace paper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natural selection. Theory in Biosciences, 122: 343-359.

2009年3月7日 星期六

搭上達爾文200歲慶祝列車--台大系列活動

以下資訊整理自台大校訊 http://host.cc.ntu.edu.tw/sec/schinfo/schinfo_asp/ShowContent.asp?num=953&sn=8484


「永遠的達爾文」特展及藝文活動:
1. 生命科學院舉辦之生科祭,包括書展、標本館導覽及科普演講
2. 生命科學館及動物標本室將展出達爾文生平及演化論相關展示
3. 動見體劇團演出「達爾文之後」戲劇 3/13~15
活動詳情請見 http://www.wretch.cc/blog/dongjianti
4. 台大藝術季(5/1~15)同時展出生物藝術特展、演化主題展、加拉巴哥群島生態攝影作品展、「永遠的達爾文」視覺藝術競賽等

演化科普講座
地點: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館4B教室
3/7 (六) 14:00-15:30 達爾文的尾巴 (林雨德/台大生命科學系)
3/9 (一) 19:00-21:00 導讀「自私的基因」 (趙淑妙/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
4/24 (五) 19:00-21:00 導讀「第三種猩猩: 人類的進化及未來」 (王道還/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5/1 (五) 19:00-20:30 達爾文眼中的植物世界 (邱少婷/自然科學博物館)
5/15 (五) 19:00-20:30 達爾文之鴿-說變異 (黃生/台灣師大生命科學系)
5/22 (五) 19:00-21:00 導讀 「達爾文大震撼: 聽聽古爾德怎麼說」 (程樹德/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研究所)

達爾文講座
地點:臺大生命科學館3F演講廳
2/27 (五)17:30-19:00 現代生物學中的演化研究 (李文雄/美國芝加哥大學生態及演化學系教授/中研院院士暨生物多樣性中心主任
3/27 (五)10:20-12:10 被子植物的演化-新想法,新問題 (Peter Karl Endress/瑞士蘇黎士大學教授)
3/27 (五)17:30-19:00 果蠅雜交品系不孕與無法存活之遺傳學 (澤村京一 Kyoichi Sawamura/日本筑波科技大學演化遺傳學講師)
4/10 (五)17:30-19:00 達爾文之後-基因體時代中的種化與天擇 (吳仲義/芝加哥大學生態及演化學系主任/中研院院士)
4/17 (五)17:30-19:00 果蠅如何得到一雙美腿: 從分子生物談新特徵的起源 (Arytom Kopp/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助教授)
5/8 (五)17:30-19:00 果蠅色素樣式演化中的基因調控與多效性 (John True/紐約大學石溪分校副教授)
6/5 (五)17:30-19:00 物種源始以降之演化生物學: 從達爾文兩百年誕辰談起 (Douglas J. Futuyma/紐約大學石溪分校教授

2009年3月6日 星期五

2009生物多樣性行動計畫研討會

從研討會的議程看起來
還蠻像是計劃執行進度報告大會
不過可以了解國內的生物多樣性研究現況!


以下資訊來自特有生物保育中心

2009生物多樣性行動計畫研討會
2009/03/15 08:00 ~ 2009/03/16 17:00

地點: 南投縣集集鎮民生東路1號 特有生物保育中心
主辦單位:國科會生物處、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協辦單位:台灣植物分類學會

報名方式:
一、報名表請上網至 www.tesri.gov.tw 下載或自行影印使用。
二、報名表請填寫完整,以電子郵件或傳真傳送報名,以利作業。  
電子信箱:sym@tesri.gov.tw  
傳真:049 - 2760629 或 049 - 2761582
三、報名期限:即日起受理,座位有限,額滿為止。
四、聯絡電話:049 - 2761331 轉 645 或 642

下載:
報名表 (PDF格式RTF格式)
研討會議程 (PDF格式) Update:2009.02.27

2009年2月24日 星期二

日治時期期刊和圖書全文影像系統

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是研究台灣史的重要資源之ㄧ
館藏有許多日治時期的重要參考書籍與期刊
例如囊括植物學, 動物學和地質學的"台灣博物學會會報"
當我還是高中的時候
第一次踏入仍位於北科大附近的狹小典藏室
就非常訝異當時的出版品是如此的豐富!

現在的圖書館已經搬至空間更大的中和新館
可以更自在的游移於書架之間
不過, 現在已經可以在家瀏覽館藏豐富的日治文獻了!!

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建構了兩個線上全文電子資料庫
日治時期期刊全文影像系統 http://stfj.ntl.edu.tw
日治時期圖書全文影像系統 http://stfb.ntl.edu.tw

期刊全文影像系統, 目前共收錄77種期刊
例如"臺灣鑛業會報", "臺灣の山林",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 "臺灣山岳"等
其資料庫的首頁可以看到完整的期刊名單與簡介
另外它也包括地圖資料庫
可以輸入關鍵字進行地圖的查詢

圖書全文影像系統, 目前已收錄3700本書籍
可以利用"瀏覽檢索"功能
查看資料庫收錄了哪些書籍
或是利用關鍵字查詢特定書籍
例如輸入"炭礦"便搜尋到4筆書目
輸入"鹿野忠雄", 可以獲得6筆書目
(鹿野忠雄是台灣最重要的博物學家之ㄧ, 歡迎Google!!)

欲在館外瀏覽線上全文PDF檔
建議先前往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申請閱覽證
或是請所屬機構或單位申請IP認證
詳情請見 http://www.ntl.edu.tw/taiwan.tw/content5.php?MainPageID=149&SubPageID=160&content_idx=577&Keyword_Search=

2009年2月19日 星期四

第17屆世界貝類學大會 開始報名!!

上次meeting的時候
提到今年將在韓國舉行的第十屆的醫學暨應用軟體動物學研討會
讓我想到另一個更"生態"的軟體動物研討會

由Unitas Malacologica每3年舉辦一次的世界軟體動物學研討會
2010年7月18~24日將於泰國舉辦第17屆的研討會
目前研討會網站已經釋出報名與徵稿的消息
研討會網站 http://www.wcm2010.com/home.asp

首先是"早起鳥兒專案"
可以選擇全程參與或是只參加幾天
提早報名享有優惠價格--非會員學生價 140歐元 (大人要260歐元)
2009年3月1日將開放線上註冊

研討議題初步分為10大主題:
1. Ecology, Evolution and Biology of Freshwater Bivalves
2. The Biology and Evolution of Limpets
3. Evolution of the Bivalvia
4. Community Ecology of Tropical Forest Land Snails
5. The Last 50 Years of Malacology: Specialization, Methodological Transformation and Globalization
6. Studies on Opisthobranchs Molluscs
7. Emerging Molluscan Models: Biological Ques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
8. Evolutionary Ecology and Genetics of Molluscan Populations
9. The Systematics of Asian Land Snails
10. Mollusc Aquaculture
各議題的簡要說明, 請參考大會網站 http://www.wcm2010.com/symposium.asp
關於陸貝跟雙殼貝就各佔2個議題
可見這兩類生物的熱門與值得探討程度之高!!

之前有瞄到一篇文獻"Toward a global information system for invasive species"
提倡建構一個全球性的入侵生物資料庫
(已經有了!! 請參考 http://www.invasivespecies.net/)
或許也可以新增一個關於貝類資料庫的議題
應該是個很好發揮的主題!!
畢竟這對於區域性動物相(regional fauna)和分類學研究勢必大有幫助!!
如果希望新增議題(也要有人投稿...)
可以直接與Somsak Panha博士連絡
somsak_panha@yahoo.com; somsakp@wcm2010.com

還不知道這個研討會到底多有趣?!
來瞧瞧2007年於比利時舉辦的研討會摘要
http://www.ucd.ie/cobid/unitas/congress/WCM2007abstracts.pdf
近幾屆的軟體動物研討會資料
也可以從這裡下載 http://www.ucd.ie/cobid/unitas/congress.html

看了就很想去跟大家分享研討
有機會見到很多貝類學大師!!
大家一起加油!! 來擠個成果去參加!!

2009年2月15日 星期日

缺乏運動加速身體老化

本文轉載自國科會國際合作簡訊網
http://stn.nsc.gov.tw/view_detail.asp?DOC_UID=0970212001&KIND_NO=A01

缺乏運動加速身體老化
作者:褚志斌 現職:芝加哥大學博士後研究員
文章來源: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Vol 168:154-158, 2008
發佈時間:97.02.15

英國科學家最近發現,經常運動可能可以使身體延緩老化。英國倫敦的聖湯瑪斯醫院巒生子研究中心(Twin Research Unit at St Thomas’ Hospital in London)的主任Tim Spector醫生研究了2401對雙胞胎,他的研究團隊測量這些巒生子體內細胞染色體的端粒(telomeres)長度。科學家已知,隨著細胞不斷的分裂、染色體不斷的被複製,染色體的端粒會愈來愈短,端粒本身具有保護染色體上基因的功能。癌細胞不像一般細胞只有有限的壽命,許多癌細胞透過一些酵素的突變,不斷修補端粒,使端粒維持較長的長度。每個人的端粒長度未必一樣,目前已知抽煙者和肥胖者的端粒較一般健康的人短。許多生物學家認為端粒的長度和老化以及壽命長短有關。Tim Spector醫生的團隊將受測的雙胞胎依照他們每週運動時間的長短分成不同組別,結果發現,運動最多(每週平均運動3小時20分鐘)的那組的染色體端粒長度比運動最少的那組(每週運動時間不到16分鐘)的染色體端粒長度,平均長了約200個核苷酸(nucleotides)。

Spector團隊再依照已知的數據推算,認為,運動最少的該組,生理年齡比運動最多的那組老了約10年。研究者也分析了同一對雙胞胎中,剛好一人在運動最多的那組,另一人在運動最少的那組的狀況。結果發現,平均起來,同一對雙胞胎,在運動最多該組的那人比在運動最少那組的兄弟或姊妹的染色體端粒長了88個核苷酸(nucleotides)。由於雙生子的基因完全相同,因此這分析顯示運動和端粒的長度有正相關,而且運動可能延緩老化。這個研究發表在內科醫學學誌(Cherkas L. et al.,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Vol 168:154-158, 2008)。

研究者表示,他們還無法證明運動直接導致端粒長度較長,但是他們已經排除了各種健康因素差異的影響,包含了抽煙、肥胖和社經地位等等的因素。Spector醫生認為,科學家已知細胞分裂愈多次,端粒就會愈短,因此可能缺乏運動會導致生體必須不斷地進行細胞的更新替代而增加細胞分裂的次數。另外一個可能原因就是氧化壓力(oxidative stress)。身體的許多機能活動會產生活性氧,而造成一些重要蛋白質或酵素被氧化、破壞其活性,使細胞機能受影響而增加細胞的壓力,因此一些科學家和醫生建議攝取抗氧化劑,例如綠茶等,來中和體內過多的活性養,避免身體的老化或癌症的產生。Spector醫生認為運動短時間內會在身體內產生活性氧,但是經常運動很可能有助於激發一些抑制活性氧的機制,保護身體。

許多科學家認為這是個有趣而且重要的發現,但是大多數人都同意應該進行更多的研究,確認運動和端粒長度之間的關係。Spector醫生則指出,有不少科學家對於端粒長度是不是和老化以及壽命長短有關還保持否定或懷疑的態度,因此他們的結論指出運動能延緩老化可能會有一些科學家無法認同。但是未來如果進行更多的研究,包含對其它生理機能的測量,將有助於確定運動是否能讓人類保持較年輕的生理年齡。由於運動已知對降低血壓、避免肥胖和預防心血管疾病等有幫助,因此多運動應該是能讓人活的較健康較長壽的生活方式。



膽大心細,先要察「顏」觀「色」

做實驗需要謹慎小心, 似乎比較適合紅色
看書或閱讀文獻, 除了吸收知識, 也要能激發更多新idea, 比較適合藍色
那圖書館的研究小間, 好像改成藍色裝潢比較適合!!

本文轉載自Sciscape網站 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2427

[Feb 13, 2009]
生物:膽大心細,先要察「顏」觀「色」
編輯 thinhug 報導

不同顏色對認知表現影響面向不同:紅色似乎讓人的行為變得更加謹慎小心,而藍色會在解決日常生活問題時激發更多創造力。

紅色標誌代表了警戒和潛在危機,藍色海洋展現開闊與包容;紅色表徵了浪漫與熱情,而藍色讓人保持冷靜卻隱含憂鬱。雖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並沒有意識到顏色和這些意義的高度聯結,但是餐桌鋪上紅色餐巾確實促進了我們的食慾、仰望藍色天空也會讓人思緒突然自由翱翔。

發表在最近一期的Science 雜誌,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科學家進行一連串的心理學實驗來探討兩種對比色 -- 紅色和藍色,究竟如何影響人類認知表現。實驗找來兩百零八位大學生,先要求他們在兩分鐘內記住呈現在電腦螢幕上的三十六個詞彙,過了二十分鐘再請他們回憶;結果發現當電腦螢幕呈現紅色時,這些詞彙被回憶出來的數目和正確率顯著高於藍色螢幕。這些大學生接著試著對一個物品(例如:磚頭)在有限時間內盡可能想出各種用途時,比起紅色螢幕,藍色能幫助大學生激發出更多有創意的點子。此外,當請這些大學生進行文字校對工作,紅色的背景顏色也有助於他們挑出錯誤的速度,以及提高校對的正確性。

為了觀察不同顏色對於日常生活選擇的影響力,實驗者另外找來六十九位大學生,先在電腦螢幕上對日常用品(例如:牙膏)的某段廣告敘述評定他們對這項產品的喜好程度,當產品的廣告敘述傾向使用「避免」(avoidance)的手法(例如:降低蛀牙風險),紅色的螢幕背景會增加人們對這項產品的喜好;反之,當產品的廣告敘述傾向使用「鼓勵」(approach)的手法(例如:增進牙齒潔白),藍色的螢幕背景則有助於提高對這項產品的好感。有趣的是,這些人接著被詢問對於某項高價產品(例如:相機)的購買傾向,當產品訴求商品的多元功能(比如:背著去旅行),平面廣告的背景設定為藍色會增進人們的購買興致;而當產品訴求商品的特殊裝備(比如:廣角鏡頭)時,背景設定為紅色則大大提高了人們的購買慾望。

心理學家認為顏色對我們的影響其實來自於經驗和學習。由於紅色經常被用來代表危險和錯誤,所以人們會特別提高警覺來避免犯錯;而普遍代表開放與和平的藍色,則會讓人們有積極進取的冒險傾向,也因此帶來更多創意。

這項研究結果除了提供講求細心謹慎的會計師事務所、以及廣告公司創意部門決定室內裝潢顏色基調的科學參考,也帶來更多的可能性讓教師們思考如何利用顏色的特性來設計學習教材、飲料公司如何包裝產品來刺激買氣,或者,在情人節即將到來的前夕,想想該選擇哪一種顏色來包裝禮物。

原始論文Mehta, R., Zhu, R.J. (2009) Blue or Red? Exploring the Effect of Color on Cognitive Task Performances. Science.

參考來源:ScienceNow: Color Me Creative

2009年2月10日 星期二

古老文獻好幫手--生物多樣性遺產圖書館

物種的原始發表報告很難找是眾所皆知
透過科資中心的文獻傳遞
向國外申請一件文獻就是350元起跳
這對小老百姓跟窮學生來說
是一個難以下手卻又非做不可的事情!!

從碩士班時期研究河殼菜蛤的時候
就已經體會到尋找古早文獻
真的是一件勞心又傷財的事(雖然不是我出錢)

現在有一個正在持續建構與成長的生物多樣性遺產圖書館
http://www.biodiversitylibrary.org/Default.aspx
匯整了全球的古老文獻, 公開讓所有人免費獲得這些資訊
非常有助於促進生物多樣性的研究!!
重點是還可以透過它的搜尋系統
尋找內含特定關鍵字的文獻, 比如某科某屬的相關文獻
暨有純文字檔, 圖檔, 還有PDF檔

雖然只能看到古老書籍或期刊的電子檔
還是比不上親手感受它的重量與份量
希望未來有機會, 可以到這樣的古老圖書館去
親眼閱讀, 親手翻閱
那種感覺一定非常棒!!

2009年2月8日 星期日

原來就是他!!

在網路上閒逛算是我的興趣之ㄧ
尤其是有超強搜尋功能的google大師
更是我學習的好伙伴!!

記得N年前曾經在網路上看到一位做礦區觀光研究的老師
印象中是某大學的地理相關科系
前陣子要再尋找, 卻都沒找著!!

剛剛進入中央地質調查所的網站想找看看基隆河的資料
恰巧看到他們過去的教育訓練
2008年10月8日--地下坑道開採回顧與展望
這麼精采的題目竟然沒有及時發現...
講師是賴克富和劉英毓
前者曾經在土城市的海山煤礦任職多年, 現在於台灣區石礦業同業公會
後者是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的講師

喔!! 難道我之前看到的是劉英毓老師?!
找到台大地理系的網頁
http://www.geog.ntu.edu.tw/faculty/yyLiu.html
正巧, 做礦場相關的研究就是他!!
真是開心!! 今天又有一項收穫了!!

親緣地理學研究概況(二): 全球觀點

2008年底, Molecular Ecology期刊登出一篇20年來親緣地理學研究的review
Beheregaray LB. 2008. Twenty years of phylogeography: the state of the field and the challenges for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Molucular Ecology, 17(17): 3754-74.
http://www.bio.mq.edu.au/molecularecology/pdfs/publications/review_mec08.pdf
著眼於1987~2006年的親緣地理學研究的整體回顧
包括大陸地理分布, 棲地類型, 分類群, 研究時間尺度, 分子標記類型等項目

而2009年初, Journal of Biogeography也邀請親緣生物學之父--Avise JC
撰寫一篇親緣地理學的簡短review
比較偏重於理論和概念層面的回顧與展望
Avise JC. 2009. Phylogeography: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Journal of Biogeography, 36(1): 3-15.


Phylogeography一詞自1987年由Avise首度提出
2000年發表其經典教科書"phylogeography: The History and Formation of Species "
親緣地理學的發表研究數量與被引用次數逐年攀升
至2008年結束, 發表數量已超越4000篇(根據Web of Science資料庫統計)
面對這一個持續蓬勃發展的領域
是否有需要再加強的研究區塊?
感謝Beheregaray的review為大家提供一個大方向的回顧
以下將簡要的整理文中的幾項重點
圖表以及詳細內容, 直接看paper原文比較精彩
(個人非常推薦此篇review!!)

Beheregaray利用Web of Science資料庫進行文獻蒐集
以"phylogeography"和"phylogeographic"為關鍵字
搜尋1987~2006年間的original paper (排除review等文獻)
閱讀其文獻的摘要以進行分類與分析(看完就變成大老了...)

1987~2006年間, 共有3049篇文獻發表
平均的被引用次數為每年3172篇
也特別提及被引用次數前N名的文獻有哪些!!

若以發表的期刊領域來看 [請見Beheregaray (2008) Table 1]
72%的文獻屬於"演化生物學", "生態學", "生化與分子生物"和"遺傳學"四大領域
親緣地理學發表最多的前10名期刊, 便佔全部的49.5%
前5名分別為"Molecular Ecology",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Evolution", "Bi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和 "Heredity"

從生物樣本採集地點來看 [請見Beheregaray (2008) Figure 2a]
77%的文獻採樣完全位於北半球, 15%在南半球, 僅6%的研究採集自多個大陸
2%有進行跨赤道的樣本採集
不過這和研究的物種, 空間尺度, 愈探討的問題也有關係
有趣的是, 作者提到北美大陸物種最豐富的中美洲地區, 研究僅佔9.7%
亞洲大陸物種最多的東南亞, 研究佔20%
但是地球上物種最多的南美洲, 研究卻只有6.3%

若以生物的棲息環境來分類 [請見Beheregaray (2008) Figure 2b]
陸生生物佔65%的研究, 水生生物佔18%, 海生生物為17%

而單一研究所採用的分類群數量 [請見Beheregaray (2008) Figure 2c]
68%的研究使用單一分類群(taxon), 25%採用多個分類群(multiple taxa)
但以comparative phylogeography為角度進行研究的, 僅佔8%

檢視各文獻愈探討的時間尺度 [請見Beheregaray (2008) Figure 2d]
第四紀(0~2百萬年前)佔69%, 第三紀(2~66百萬年前)佔11%, 第三紀和第四紀佔2%
18%的研究未明確指出研究的時間尺度(作者有提醒要注意這一點!!)

分析各研究所使用的分子標記 [請見Beheregaray (2008) Figure 6 & 7]
整體來看, 89%的研究僅使用單一種分子標記
採用單系遺傳的分子標記(粒線體或葉綠體)近十年有比例下降的趨勢
而使用核DNA的研究在過去5年, 一直維持在13%左右
同時採用粒線體(或葉綠體)和核DNA的研究有增加的趨勢
畢竟這兩種遺傳方式不同, 所受到的天擇或族群歷史事件之影響也會不同
採用多種分子標記, 比較能清楚分析!!

另外, 作者也將各文獻所分析的生物區分為10大類:
哺乳動物, 魚類, 兩爬, 鳥類, 陸生植物, 水生植物, 陸生無脊椎, 水生無脊椎, 微生物, 真菌
交叉分析不同大陸 [請見Table 2], 棲息環境和分類群數量 [請見Table 3]
以及所採用的分子標記 [請見Table 3]

由於各生物類群在文中都有詳盡的分析說明
再此列舉一些比較值得注意的重點
如果從各大陸的角度來看 [請見Beheregaray (2008) Table 2]
亞洲的各種生物類群研究比例大多次於歐洲和北美
兩爬研究為六大陸最低(9%), 水生無脊椎研究(14%)少於歐洲, 北美洲和澳洲

各生物類群的研究均集中於北半球 [請見Beheregaray (2008) Table 2]
部分是南半球的研究比例次之
但是有3類生物的全球尺度研究比例僅次於北半球
微生物40%, 真菌38%, 水生植物29%

關於無脊椎動物的部份
作者提及無脊椎動物相對於其他動物
更容易採集到共域分布的物種
因此非常適合進行comparative phylogeography的研究
但是此類研究只佔無脊椎動物的8%
仍有待努力的空間!!

而分子標記方面
無脊椎動物使用粒線體DNA的研究非常普遍(尤其是COI)
個人看法: Folmer等人(1994)所發表的COI無敵universal primer實在太強了!!
而結合核DNA和同功異構酶(allozyme)的研究為其他生物類群之冠
但採用微衛星DNA (microsatellite DNA, 或稱微隨體DNA)的研究仍偏低

作者針對親緣地理學的研究現況, 提出幾個建議加強的方向
1. 親緣地理學者和地球科學者應加強合作和整合
2. 闡釋生物地理分布時, 應加入時間的元素
3. 應加強無脊椎動物, 微生物和真菌類群的親緣地理學研究
4. 加強研究散佈能力低的生物的族群歷史, 以了解區域性的演化和生態過程
(蝸牛就是一個最適合的生物啦!!)
5. 結合粒線體DNA, 微衛星DNA等多種分子標記, 有助於釐清其族群歷史及分化時間

讀完這篇review, 真的是收穫非常豐富
了解親緣地理的研究現況之外
也對未來的方向能夠稍為釐清
我在想, 台灣的地質研究是否有更新的證據了??
除了各地湖泊鑽探的孢粉學研究, 提供近期的區域性氣候歷史
是否有其他對台灣島的形成有更多的了解?
整合地質學和親緣地理學的研究
應該能為台灣的物種來源, 擴散, 演化, 分布模式提供更近一步的解讀

2009年USNEWS美國大學生物學類學術排名

本文轉載自 Sciscape網站 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2372

2009年USNEWS美國大學生物學類學術排名
編輯 esinstra 報導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and World Report,USNEWS)本週推出2009年美國大學學術排名,在此介紹生物科學類研究所整體排名與各專業領域排名,以供有志留美的讀者參考。

在生命科學類整體排名方面,前六名依序為史丹佛(Stanford University)、麻省理工(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柏克萊(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加州理工(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哈佛(Harvard University)、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第七名有五間學校並列,各為洛克斐勒大學(Rockefeller University)、斯克利普斯研究院(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Francisco)、聖路易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等,這項排名與2008年結果幾乎完全相同。以下為生物學類整體排名: (點圖放大)
在各專業領域方面,則未必與整體排名一致,而是各有千秋。在生化領域方面,前三名分別為哈佛、麻省理工、史丹佛大學,與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神經科學、微生物學、免疫學領域的前三名雷同。但在演化領域則有些差異,前五名分別為芝加哥(University of Chicago)、哈佛、柏克萊、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等。以下為各專業學門前十名排名: (點圖放大)


若考量到地理位置,美東、美西、美中各不相同,如較高緯度的芝加哥大學冬天冰天雪地,而加州大學系列則是風光明媚,氣候也可能是一個很重要的考量,可參照以下美國地圖來估計適合自己的地點。(Permission is granted to copy, distribute and/or modify this documen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註:美國各州中英文州名及英文縮寫:阿拉巴馬 Alabama AL;阿拉斯加 Alaska AK; 亞曆桑那 Arizona AZ; 阿肯薩斯 Arkansas AR; 加利福尼亞 California CA; 柯羅拉多 Colorado CO; 康涅狄格 Connecticut CT; 德拉瓦 Delware DE; 佛羅里達 Florida FL; 喬治亞 Georgia GA; 夏威夷 Hawaii HI; 愛德華 Idaho ID; 伊利諾 Illinois IL; 印地安那 Indiana IN; 愛荷華 Iowa IA; 肯薩斯 Kansas KS; 肯塔基 Kentucky KY; 路易斯安那 Louisiana LA; 緬因 Maine ME; 馬里蘭 Maryland MD; 麻塞諸塞 Massachusetts MA; 密西根 Michigan MI; 明尼蘇達 Minnesota MN; 密西西比 Mississippi MS; 密蘇裏 Missouri MO; 蒙大納 Montana MT; 內布拉斯加 Nebraska NE; 內華達 Nevada NV; 新罕布夏 New Hampshire NH; 新澤西 New Jersey NJ; 新墨西哥 New Mexico NM; 紐約 New York NY; 北卡羅來納 North Carolina NC; 北達科塔 North Dakota ND; 俄亥俄 Ohio OH; 奧克拉荷馬 Oklahoma OK; 俄勒岡 Oregon OR; 賓夕法尼亞 Pennsylvania PA; 羅德島 Rhode Island RI; 南卡羅來納 South Carolina SC; 南達科塔 South Dakota SD; 田那西 Tennessee TN; 德克薩斯 Texas TX; 猶他 Utah UT; 維蒙特 Vermont VT; 維吉尼亞 Virginia VA; 華盛頓 Washington WA; 西維吉尼亞 West Virgin WV; 威斯康辛 Wisconsin WI; 懷俄明 Wyoming WY; 哥倫比亞特區 Dist. Of Columbia DC

參考來源:
America's Best Graduate Schools 2009
The Sciences - Best Graduate Schools - Education - US News and World Report